近年來,數位學習(e-learning)的實踐,在世界各國蓬勃發展,我國政府也投注大 量資源,發展數位學習的可能性。數位學習除了在學校內的數位課程開發,學校外 的文化機構,如美術館,亦致力於數位學習資源創新,讓學校師生更容易接觸與學 習美術館的館藏資源,進而豐富藝術教育的內涵。但目前美術館針對藝術教育議題 所進行的數位學習資源研究,多以場館的實務經驗或系統開發者的技術觀點來進行 分析,較少納入教育理論之視野。 本研究以英國Tate Museum以及澳洲Queensland Art Museum個別為國小年齡 兒童設計的數位學習資源進行內容分析,釐清當今美術館數位學習資源所包含的主 要藝術學習內容,以及其所屬的教育媒介形式可提供給兒童的學習經驗之類型。研 究結果可協助美術館發揮更強大的教育潛能,為美術館專業人士針對線上學習以及 數位學習系統設計等議題建立更清晰的理解,並提供國內美術館未來在建置數位學 習資源的有效實踐策略。

  • 李霜青
  • 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社會、經濟發展,社群媒體傳播樣態也產生變化 ,網路上各種科學訊息或視頻影片不一定滿足民眾對傳染病風險的疑惑,反而是假 訊息、偽新聞時常製造了社會恐慌。從國外近期研究文獻發現,歐美在疫情期間由 科學家參與決策甚至主導政策的情形普遍,此與民眾面對未知的科學風險時,表現 出強烈依賴權威科學的態度有關,而國內的情況為何?科學家們對主導科學傳播或 成為公共傳播者、參與決策的態度為何,是本研究欲討論的主題。另方面,網路上 隨時可搜尋到各種科學傳播相關內容,尤其以科學視頻此種形式最受歡迎,歐美已 累積許多線上科學影片的相關討論,例如製作風格、產製者身分、與傳播效果等 ,科學影片也被視為公眾參與科學(PPS)的具體實踐指標,但國內目前仍較少研 究是聚焦關於科學影片內容討論,因此本研究也將藉由參與觀察、內容分析等研究 方法,針對本研究對象原子能委員會的粉專、官網等內容進行傳播效果討論。本研 究目的除了探討政府機構內科學家對跨域合作、公眾溝通、線上視頻傳播之態度外 ,也將協助提高政府內科學家使用社群媒體傳播能力,增加科學政策網路行銷效果 ,並且鼓勵公眾參與科學討論。與此同時,更希望藉由本計畫執行過程,鼓勵研究 生參與科學傳播領域研究,尤其以培養女性科學傳播研究人才為目標。

  • 單文婷
  • 廣播電視學系

本研究在探討功能、結構和分類詞搭配度對個體性的影響。我們以食物名詞為重點 是因為食物可以被視為物體或者是物質(Gordon,1982)。物體和物質之間的差異 具有兩大觀點:是否經由目標導向的過程製作而成的;是否具有堅固與穩定的結構 。居於以上的切入點,我們特別比較天然食物名詞和人造食物名詞(兩者功能特質 相異,結構特質相同)是否具有不同的個體性語意。我們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 功能和結構在個體性上所扮演的角色;此外,分類詞搭配度的影響也列為探討重點 。

  • 李鴻麟
  • 通識教育中心

全球網路使用的人口不斷快速增加,社群媒體的使用越趨頻繁,網路世代的正式來 臨,象徵生活型態、互動聯繫及人際關係等也隨之改變。本研究旨在驗證不同的社 群媒體使用型態對於FoMO傾向者在資訊遺漏恐懼感與幸福感的立即與追蹤影響 ,以及理解在特定社群媒體使用型態中之心理機制與情緒歷程。研究參與者:為 18歲以上有意願參與之一般成人,先透過社群網站公開本研究資訊,徵求填寫「 資訊遺漏恐懼感量表」者,約400位。經統計得分前20%定義為FoMO傾向者,約 80位;個別邀請其加入後續兩週實驗階段,約60位。研究方法:擬採混合研究 (mixed method)之平行混合設計(parallel mixed designs)。量化部分採等組 前、後測實驗設計,控制變項為不同的社群媒體使用型態(實驗組一為每兩日使用 一次,每次在10分鐘以內;實驗組二為每日使用兩次,每次在10分鐘以內;控制 組則一般使用狀況,每組各20位),依變項則是資訊遺漏恐懼感量表與心理幸福 感量表之得分。量化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考驗實驗組與控制組在依變項之差異。質性資料採詮釋現象學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方法,透過自我觀察記錄、線上個別訪談,理解 特定社群媒體使用型態下的心理機制與情緒歷程。最後綜合量化與質性結果,提出 具體結論與建議。

  • 鄭曉楓
  • 師資培育中心

科學研究與社會發展之間的動態交流變得頻繁且重要,許多創新科學研究帶給人類 社會深遠影響,為了避免公眾過度擔心科學風險,以及讓公眾有平等參與科學討論 的機會,科學家如何進行公眾溝通,如何執行有效的科學傳播就變得重要。為提高 科普傳播效果,讓更多公眾願意參與科學討論,包括落實開放科學、推廣友善的科 學內容以及運用數位科技、製作科學視頻等都是科學傳播研究者建議方式。本研究 將整理近期歐美科學傳播研究,包括其如何執行開放科學(Open Science)、跨 域合作、科學視頻製作模式以及社群媒體上公眾溝通等最新研究發展,另外也採取 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內容分析等方法與國內科學傳播發展做分析比較。本研 究接續前幾年科學風險溝通與人才培育研究成果,以國內重要的科學機構原子能委 員會及其附屬單位為主要對象,參與觀察的平台為原能會臉書粉專。本研究目的為 協助原能會提高科普傳播效果,包括製作原子能民生應用科普視頻影片、製播科學 新聞以及協助培訓科學家對外溝通能力等,一方面增加科普內容在社群媒體上傳播 效果,提升公眾接收科普內容的意願。另外本研究也將鼓勵年輕學子加入科學傳播 研究行列,尤其以培育女性科學傳播研究人才為目標。

  • 單文婷
  • 廣播電視學系

近年來,管理領域的學者們對服務生態系統的議題關注呈現成長的趨勢。然而,許 多致力於此項主題的貢獻是純粹在理論的進展,缺乏透過可觀察到的真實現象來增 加服務生態系統核心概念的貢獻。本研究以農業電商運作的實際背景,透過服務生 態系統的多層次架構與服務主導邏輯,提供一個具體的案例,說明如何在農業電子 商務服務生態系統的實務運作。基於服務主導邏輯觀點而言,將農業電子商務視為 一個服務生態系統,在此服務生態系統中,行動者透過交換各種資源啟動並參與各 項有利於價值共創的過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係以服務主導邏輯的「價值共創」等 核心觀點,探索整體「農業電商服務生態系統」的運作方式、以及以動態觀點分析 探討農民在農業電商所扮演的角色與農民如何參與農業電商;同時發掘農業電商的 區域型「整合者」參與電子商務的價值創造模式等,並分析政府在電子商務服務生 態系統的角色與影響,最後並提出未來農業電商發展的政策建議。本研究成果將有 助於政府部門輔導農民積極參與農業電商的政策規劃,並有利於協助產業整合行動 者與農業電商區域型整合者投入電子商務服務生態系統的策略參考。

  • 陳俊良
  • 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20世紀的包浩斯(The Bauhaus)在其短暫的歲月中,涵蓋了視覺藝術的全部領域 :建築、平面設計、雕塑、工業設計以及舞台劇場,核心人物奧斯卡史來莫 ((Oskar Schlemmer,1888-1943)在包浩斯學校短短的幾年,造就了包浩斯劇場的 黃金年代。奧斯卡史來莫最富盛名的就是他對空間的演繹,其對空間的經驗不僅是 通過視覺,而是通過舞者與演員整個身體所獲得的空間感知,他觀察人體在空間運 行的軌跡,並轉化為幾何的抽象舞者,並從中思考「身為舞者的人」存在於舞台立 方體中的意義價值。 本研究團隊於包浩斯百年紀念之際逐步進行包浩斯劇場的研究計畫,並在109年獲 得科技部研究計畫補助,進行再現 《三元芭蕾》之研究,成功復刻奧斯卡於 1922年首演於德國斯圖加特之《三元芭蕾》之舞蹈片段,通過《三元芭蕾》片段 的復刻再現與研究,可以了解到奧斯卡史來莫終其一生對『人與空間』的探討與對 『藝術形象』的思考,奧斯卡說認為新劇場形式的到來只是時間、材料和技術的問 題。因此本研究將以現代科技的觀點,期望透過3D影像的呈現,表現其「人體是 移動的建築」的核心思想,除了藉以實踐奧斯卡史來莫對空間實驗之預言,重新思 考奧斯卡史來莫是如何將『理性的數』與『感性的人』,以抽象化的形式建構出一 個形而上的藝術有機品,並從觀眾並從觀眾觀賞現場演出與觀賞3D影像之調查結 果,了解其差異性。 本研究將深入探討包浩斯劇場的空間理念與舞蹈的空間概念,將有助於設計領域與 舞蹈領域跨領域結合的學術研究。因應後疫情時代,表演藝術必須要在現場演出的 觀念是否會因疫情的影響而改變,目前尚未可知,但觀眾觀賞現場演出與觀賞 3D影像之體驗是否存在差異,本研究將以具體量化之研究結果,為後疫情時代表 演藝術之觀賞模式,提供相關產業之參考。

  • 林伯賢
  • 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在視覺文化中,「日耳曼尼亞」圖像與政治歷史緊密結合,她是政治化的表徵、是 德意志民族人格化的國家寓言(allegory)。日耳曼尼亞的形象在時代進程中,隨 著不同的歷史背景,而有所轉變。在1848年法蘭克福保羅教堂(Frankfurter Paulskirche)的日耳曼尼亞,是一個聯邦的象徵,蘊含對自由和民主的追求,但 從19世紀下半葉起,日耳曼尼亞改變了內涵,如同在Paul Eduard Waldraff(1870-1917)所設計的郵票裡,她變成了穿著鐵甲、象徵戰鬥的日耳曼 尼亞。而在Emmy Glintzer(1899-1992)的郵票設計裡,則又成了象徵祖國的母 親形象。日耳曼尼亞可視為是政治宣傳的媒介,尤其印製在郵票上的圖像,更增加 了此圖像傳播的普及化。作為宣傳媒介的日耳曼尼亞不僅反映了政治與歷史的現實 ,同時也蘊含著性別秩序觀點,在此女性身體被作為論述建構的場域,傳遞著看待 性別特質的觀點與性別意識形態的意涵。 本計畫擬以Waldraff的「日耳曼尼亞郵票系列」(GermaniaBriefmarkenserien)和Glintzer所設計的《母親日耳曼尼亞與女兒薩爾:薩爾回歸 》(Mutter Germania mit Tochter Saar: Die Saar kehrt heim!)為主要研究對象 ,探討藝術、政治與性別的關係,分析性別與民族這兩個身份概念,在視覺文化中 以何種程度產生關連。除了郵票發行的歷史背景之外,本計畫也將爬梳日耳曼尼亞 的圖像傳統流變,以作為比較的基礎。研究特別聚焦在日耳曼尼亞的形象如何透過 郵票傳播被用於宣傳目的,傳達出何種性別定型觀念,以向廣大受眾展示所期望的 社會角色和理想。

  • 余瓊宜
  •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近年來人工智慧其相關應用已經逐漸蔓延至包括藝術在內的各個領域,對藝術作品 的創作、體驗、審美和欣賞將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目前人工智慧在藝術領域的應 用,多著重於演算法的精進,對於演算法的精進主要牽涉到兩個問題: 理性與感性 。就科技(理性)而言,觀眾能否辨認經由電腦的藝術風格轉移? 就藝術(感性 )而言,哪些主要因素會影響經由電腦的藝術風格轉移? 當人工智慧被當作是藝術 創作的工具時,面臨下列問題的挑戰: 機器可以創作出藝術嗎?AI介入下的創作可 以稱為藝術嗎?藝術的內涵有哪些?以及,甚麼不能被叫做藝術等四個問題。因此 ,本研究計畫主要目的在於以兩位素人藝術家的作品,透過四個實驗,分析人們對 藝術家介入電腦藝術創作的感知效果,對上述四個問題做出較為合理的解釋。預期 之結果可以經由觀眾的評估,了解藝術家的作品與電腦藝術創作的不同,進而可以 從觀賞者、創作者和人工智慧的關聯性,提出一個探討人工智慧介入藝術創作的架 構,以利於人工智慧在藝術領域的應用。

  • 林榮泰
  • 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從針對大學生所進行的各項生涯調查可以發現:大約五成以上學生不滿意目前就讀 科系,有三成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教育部統計處2020年出版的《大專 校院概況統計》也顯示:休學原因中「缺乏興趣」占21.3%排名第二,讓人不禁擔 心目前的高等教育與職涯的接軌出現嚴重的落差。本研究認為「生涯定向」是生涯 發展的首要核心,規劃一個二年期的研究,第一年以社會認知生涯理論的生涯希望 感模式為基礎,並以藝術、體育大學和綜合大學學生為對象進行生涯定向與生涯希 望感模式比較;因為綜合大學學生是進大學才開始學習專業,但藝術和體育大學的 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多有3-15年的專業學習經驗,不會有不瞭解科系性質或是沒 有興趣的問題,因此可作為生涯定向明確的參照組;我們同時將受試學校中就讀教 育學程的師資生,當成一個類別變項進行比較,因為就讀師培可以當成提早進行生 涯規劃(生涯定向)的指標。在第二年研究則包含量化分析與質性研究二個部分 ,在對象上因跨校縱貫研究不易進行,因此僅以藝術與體育大學師資生為主,分析 這些不擅長紙筆測驗的學生,在同時兼顧師培與系上專業課程時,是否隨時間產生 身心耗竭的情況,並探討未來時間觀與恆毅力等社會認知變項,對師資生通過教師 資格考試的預測力如何?在質性研究方面,本研究從生涯混沌理論出發,採用紮根 理論方式探究藝術和體育大學師資生在生涯發展過程中,有那些奇異吸子會影響他 們的生涯定向?以作為未來與綜合大學學生為樣本的研究進行比較,以勾勒出國內 大學生在生涯定向議題方面的藍圖。

  • 陳嘉成
  • 師資培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