骸骨.風景:骷髏意象應用於新媒體藝術中數位動態影像之創作

Scenes with Bones:“Imagery of Skull” Applied in the New Media Arts through the Digital Moving Image Creations

作者

系所: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作者:劉于慈 / 碩士生 / 2015年

指導教授:蘇佩萱

Blog Single

中文摘要

「骷髏」作為一與人類社會發展緊密相連的視覺符號,隨著社會背景與文明發展的變化,發展出豐富的視覺文化意涵。連結生與死兩個極端觀念的「骷髏意象」,經常被用於生命、死亡等生命議題的探討,使骷髏形象成為藝術創作中重要的隱喻與視覺化圖符之一,並延伸出許多在藝術史上不斷被重新詮釋的傳統創作主題,「骷髏意象」主題創作展現了人們對死亡觀念的轉變,以及不同時代背景中對生命議題各自的關注焦點,並於藝術創作中展現出當代的人文精神縮影。

今日影像科技的數位化以及新媒體藝術的蓬勃發展,對現代生活與當代藝術領域產生直接性的影響。奠基於新媒體「數值化再現、模組化、自動化、變異性、轉碼化」的特性,當代影像的性質、影像思維、藝術創作模式與美學觀念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在影像的創造、複製與模擬之間,當代社會成為由擬像搭建而起的超真實景觀。

本創作研究以「骷髏意象」為主題,運用具時代特性之新媒體藝術領域中的數位動態影像媒介為載體,以停格攝影、素材混用等手法,藉由生活化影像元素、影像快速閃動、循環式播放以及高色彩對比之視覺表現,發展五件「骷髏意象」數位動態影像創作作品,呈現當代影像混雜、片段式、高感官刺激的視覺美學。並援引羅蘭.巴特提出的符號的內涵義與外延義理論,作為分析、驗證作品影像意涵之方法學。透過對於傳統主題注入時代氛圍,以創作者個人觀點的重新演繹,企圖再詮釋、建構當代「骷髏意象」之意境,並藉由觀者的觀看行為以及對影像的多義解讀,延續傳統主題於當代的討論,以及產生「骷髏意象」主題藝術創作於視覺表現上的實驗與創新。

Abstract

As a visual symbol inseparable from human society, the form of “the image of a skull”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 and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wor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of society,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the “imagery of skull” has always been expanding. Connecting the two extremes - “life” and “death”, “the imagery of skull ” becomes an important metaphor and visualized symbol in the field of art. People often use skull images as a medium to discuss the issues surrounding lif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kull image in history show the change in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being, as well as in the core values of society.

Image technologies and new media arts are flourishing in the 21st century, which have great effects on modern life and contemporary art. Because of its fiv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numerical representation, modularity, automation, variability, transcoding”, digital images become the dominant form of images in the modern era. The reproductability of contemporary images leads to the hyperreal scenes of modern society where images are produced, copied and stimulated in a way that mimetic cannot be told apart from the original.

My study focuses on the traditional art theme of “the imagery of skull”, as it is applied in new media art and digital moving images. I intend to use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to create five digital moving images. The five pieces of artwork together seek to accomplish 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he skull image. Theoretically this study is influenced by Roland Barthes’s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theories. In this study I emphasize the socio-historical context of art and the artist’s point of view in a conventional theme of art, in the hope to find new angles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imagery of skull” in modern times.

參考文獻

中文書籍
石瑞仁 總編輯(2011)。《活彈藥 Live Ammo》。台北:北市文化基金會,臺北當代藝術館。
汪民安 (2013)。《文化關鍵研究字》。台北:麥田。
姚瑞中(2003)。《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台北:遠流。
莊周 (2009)。《莊子(外篇)》。台北:台灣書房。
葉謹睿(2003)。《藝術語言@數位時代》。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葉謹睿(2008)。《數位美學 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台北:藝術家。
蘇佩萱(2013)。《觀者與影像符碼 詮釋跨媒介符號意義之系列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


中文翻譯書籍
吳莉君譯(2005)。《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原書John Berger.〔1972〕. Waysof Seeing. U.K: Penguin.)
杜國清(2011)。《惡之華》,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原書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57〕. Les Fleurs du mal. Boston: David R. Godine Publisher.)
車槿山譯(2009)。《象徵交換與死亡》,南京:譯林。(原書Jean Baudrillard.〔1976〕.L'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 Paris: Gallimard.)
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文化。(原書Jean Baudrillard. 〔1981〕.Simulacres et Simulation. Paris: Éditions Galilée.)
陳芸芸譯(2004)。《視覺文化導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Nicholas Mirzoeff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陳品秀譯(2009)。《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臉譜。
(原書Marita Sturken, Lisa Cartwright.〔2000〕.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U.K: OUP Oxford.)


英文書籍
Jean Baudrillard(1994).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Sheila Glaser Trans). U.S: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81).
Jean Baudrillard(1993).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Sheila Glaser Trans).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76).
Manovich-Lev(2002). 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 New York: MIT. RoseLee Goldberg(1988). Performance Art from Futurism to the Present. London:
Thames & Hudson.
Stephan Doitschinoff (2012). CRAS: The Art of Stephan Doitschinoff. Berlin: Die Gestalten Verlag Press.


中文期刊
王嘉驥(2004),〈台灣媒體藝術發展評述〉,《漫遊者─國際數位藝術大展》論文,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衣若芬(2005)。〈骷髏幻戲-中國文學與圖象中的生命意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頁73-125。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余瓊宜(2011)。〈數位藝術中的新與舊〉,《美術學報》,第4期,2011年5月,頁219-234。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易永姣(2012)。〈論古代文學作品中骷髏意象之嬗變〉,《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 第3期,2013年5月,頁29-33。湖南省長沙市:湖南大學。
林志明(2002)。〈布希亞:社會學家或?〉,《歐美研究》,第32卷第3期,2002年9月,頁469-497。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林志明(2005)。〈新媒體藝術之「新」的藝術向度〉,《哲學與文化》,第32卷 第12期,2005年12月,頁125-136。新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
林怡君(2007)。〈喬治王朝三世社會文化之中的死亡之舞:湯姆斯.羅蘭森的英國死亡之舞〉,《藝術評論》,第17卷,2007年5月,頁113-144。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邱誌勇(2012),〈幻化流形:後電影時代的數位活動影像〉,《現代美術學報》第23期,2012年5月,頁101-123。臺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
姚瑞中(2007)。〈台灣新媒體藝術─發展回顧1984-2006〉。《數位藝術家》藝術認證,12,頁24-31。
姜克濱(2010)。〈試論“莊子嘆骷髏”故事之嬗變〉,《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0卷 第2期,2010年,頁92-96。北京市: 北京化工大學。
徐大為(2010)。〈比爾.維奧拉實驗影像創作研究〉,《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0年,頁187-188。鄭州市: 鄭州大學。
高字民(2007)。〈從影像到擬像——圖象時代視覺審美范式的變遷〉,《人文雜誌》,第6期,2007,頁119-124。陝西: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張勁松(2012)。〈擬真時代:鮑德裡亞媒介理論的後現代視角〉,《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2年,頁130-135。陝西: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張莎莎(2012)。〈“骷髏”意像中的政治寓言——“莊子嘆骷髏”與張衡《骷髏賦》、曹植《骷髏說》的比較〉,《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 第4期,2012年4月,頁38-39。四川省樂山市: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
陳永賢(2010)。〈從幻象之丘談臺灣新媒體藝術的美學意涵〉,《藝術欣賞》第6卷 第3期,2010年6月,頁90-97。新北市板橋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馮勝宣(2013)。〈動態性思維的影像〉,《藝術學報》,第9卷 第2期,2013年10月,頁53-72。
溫珮茹(2009)。〈《骷髏幻戲圖》與扇面之關係〉,《藝術欣賞》第5卷 第3期,2009年6月,頁95-101。新北市板橋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劉平君(2011)。〈資訊社會的解構實踐--Derrida、Foucault和Baudrillard的觀點〉,《資訊社會研究》,第20期,2011年7月,頁83-108。嘉義: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
鮑葉寧(2012)。〈從恐怖到美——帕納斯派詩人筆下的“骷髏之舞”〉,《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8卷 第8期,2010年,頁66-70。北京市: 北京化工大學。
羅宜柔(2012)。〈後人類:越界的新人類觀〉,《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19期,2012年9月,頁21-38。台中:修平科技大學。
邊鵬飛(2010)。〈影像超文本:一種影像研究新思路〉,《電影評介》,第24期,2010年,頁28-29。貴州省:電影評介雜誌社。
龔卓軍(2008)。〈視覺之系譜及其蟲洞:身體/視覺機器的史前史〉,《典藏今藝術》,第186期,2008年3月,頁147-148。臺北市:典藏今藝術。


碩士論文
李鑫(2010)。《真實的虛擬和虛擬的真實—論鮑德裡亞的擬像社會》。安徽大學碩士論文。
林怡君(2006)。《怪誕的存有,優雅的死亡-湯姆斯.羅蘭森的《英國死亡之舞》》。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施莉亞(2012)。《李嵩【骷髏幻戲圖】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合成(2004)。《複動與幻象: 數位動態影像研究與創作》。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陳育芸(2013)。《人生意象 – 陳育芸立體造型作品論述》。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黃明慧(2006)。《擬像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泓積(2013)。《鮑德里亞的「超真實」概念探析》。中央美術學院碩士論文。
楊志豪(2005)。《高速的滯留:時間拼圖與空間虛擬》。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楊茉(2013)。《骷髅的嬗变》。中央美術學院碩士論文。
蘇文婷(2011)。《活動影像的同質異像性:從電影、錄像到新媒體的歷史遷移研究》。昆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約瑟夫.波依斯:《給卡塞爾的7000棵橡樹》〉。廣西大學出版社。(2015/1/13瀏覽)。取自http://www.bbtpress.com/homepagebook/2100/a05.htm

李俊明(2014/10/20)。〈有故事-就有曲折-新銳藝術家-朱駿騰〉。in CULTURE品味生活網(2014/12/20瀏覽)。取自http://www.inculture.com.tw/793%E6%9C%89%E6%95%85%E4%BA%8B%E5%B0%B1%E6%9C%89%E6%9B%B2%E6%8A%98%E6%96%B0%E9%8A%B3%E8%97%9D%E8%A1%93%E5%AE%B6-%E6%9C%B1%E9%A7%BF%E9%A8

邱誌勇(2013)。〈從曼諾維奇(Lev Manovich)的觀點看演化中的新媒體〉。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2015/1/17瀏覽)。取自
http://www.digiarts.org.tw/chinese/Column_Content.aspx?n=42B9A64DC480BC01&p=E612E6F6E4C14DCF&s=A809E843B99255FC

新華網(2007/6/4)。〈英藝術家白金鑽石打造骷髏頭骨〉(2015/1/14瀏覽)。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lady/2007-06/04/content_6191404.htm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主站(2014/12/8瀏覽)。辭條:骷髏。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Eu%C5%5C&pieceLen=50&fld=1&cat=&ukey=1196524519&serial=1&recNo=1&op=f&imgFont=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主站(2014/12/8瀏覽)。辭條:粉骷髏。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Eu%C5%5C&pieceLen=50&fld=1&cat=&ukey=1196524519&serial=1&recNo=0&op=f&imgFont=1

德重秀樹。【骨花】官方網站(2015/1/5瀏覽)。取自http://honebana.com/

德重秀樹。〈The reason / 2013〉。【骨花】官方網站(2015/1/5瀏覽)。取自http://honebana.com/honebana_base/honebana_2013reason_en.html

德重秀樹。〈Statement / 2013〉。【骨花】官方網站(2015/1/5瀏覽)。取自http://honebana.com/honebana_base/honebana_statement2013_en.html

廖靜蕙(2011/2/2)。〈「形骸孤島」流浪動物骨骸訴說生命悲歌〉。TEIA環境資訊中心(2014/12/8瀏覽)。取自http://e-info.org.tw/node/63973

曹筱玥(2007/12/1)。〈台灣數位藝術發展史〉。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丹露專題網站(2015/1/20瀏覽)。取http://taiwaneseart.ntmofa.gov.tw/thesis/5%E5%8F%B0%E7%81%A3%E6%95%B8%E4%BD%8D%E8%97%9D%E8%A1%93%E7%99%BC%E5%B1%95%E5%8F%B2_%E4%B8%AD_.pdf

維基百科(2015/1/14瀏覽)。辭條:For the Love of God。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For_the_Love_of_God

維基百科(2015/1/13瀏覽)。辭條:行為藝術。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8C%E4%B8%BA%E8%89%BA%E6%9C%AF

葉育君(2011/4)。〈N.0032 - 七千棵老榕樹計畫〉。(2015/1/13瀏覽)。取自http://www.cityyeast.com/passion_show.php?newstype_id2=52&news_id=456

藝術世界。〈比爾·維奧拉:從影像虛空到遊戲〉。(2015/3/15瀏覽)。取自http://www.yishushijie.com/magazines/content-3856.aspx

Austin Dobson(2007/6/10)。The Project Gutenberg EBook of The Dance of Death, by Hans Holbein。Gutenberg EBook(2015/12/10瀏覽)。取自
http://www.sacred-texts.com/jbh2yr/21790-h.htm#h2H_4_0014

Bruno Mitih。Documentary short film:TEMPORAL- The art of Stephan Doitschnoff。Stephan Doitschinoff官方網站(2015/1/13瀏覽)。取自
http://doitschinoff.com/film/

Carlo Mccormic。SEEING IS BELIEVING。Stephan Doitschinoff官方網站(2015/1/13瀏覽)。取自http://doitschinoff.com/about/seeing-is-believing/

culture:news(2014/3/24)。〈発、前人未踏体験! @ DIESEL ART GALLERY〉。Numero Tokyo(2015/1/13瀏覽)。取自http://numero.jp/news-20140318-diesel-art-gallery/?repeat=w3tc

For the Love of God, 2007。Damien Hirst官方網站(2015/1/14瀏覽)。取自http://www.damienhirst.com/for-the-love-of-god

Stephan Doitschinoff(2012)。Short interview video:Stephan Doitschinoff — It's as Symbol as That。Gestalten官方 vimeo頻道(2015/1/13瀏覽)。取自https://vimeo.com/51050066

TB2014-台北雙年展2014。官方網站(2014/12/20瀏覽)。取自http://www.taipeibiennial2014.org/index.php/tw/artists/35-chun-teng-chu-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