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殖民接觸史:國家博物館知識分類體系中的原住民族公民身分

Towards the Colonial History in Contact Zone:The Indigenous Citizenship in the National Museum Classification System

作者

系所: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作者:盧梅芬 / 博士生 / 2017年

指導教授:劉俊裕

Blog Single

中文摘要

在殖民與國族主義國家博物館知識分類體系中,原住民族公民身分主要面臨了二個問題:一是「知識分類」,原住民族被排除在國家歷史博物館與國家藝廊之外,是自然史博物館的一部分或歸屬於民族學博物館,形成國家公民成員的分離(我群/他者)與分級(統治者優等/原住民劣等)。二是「時間的區隔」,國家(國族nation-state)歷史榮光與文明不斷演進時,原住民族被「凍結於過去」(frozen in the past),由「奇觀化」(spectacularization)與「原真性」(authentic)共構而成;這種現代主義認識論,否定、掩蓋了我群與他者的「共時性」——國家榮光演進的另一面是國家暴力;即殖民與被殖民者「同時在場」的殖民接觸史。

本文研究問題為,我國從同化政策轉向多元文化主義的民主轉型過程中,尤其扁政府執政八年標舉支持原住民族文化;在國家博物館知識分類體系解構與重構的新國家歷史計畫中,原住民族為什麼未能成為歷史主體?國家歷史中的殖民接觸史(總統蔡英文所謂的「加諸原住民族的國家暴力歷史」),為什麼未能成為再現重點?本文研究對象主要是涉及新國家歷史與文化身分建構、且主張含納原住民的國家博物館(故宮、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及族裔博物館(原博館、南島文化園區);並簡要比較國立臺灣博物館重建「臺灣現代性」而忽略殖民性、客家文化園區設成而南島文化園區中止,以及威權轉型正義的體制化(綠島文化園區)卻沒有原住民族歷史正義的體制化,以更能掌握原住民族的處境。

本文從二個層面探討研究問題:一、「他者化」,從上層博物館知識分類就已開始,此一整套的機構及知識發展制度。對原住民族的規訓,並非僅在具有原住民屬性的博物館;而是同時在其他的博物館配置中產生作用。國家歷史與公民身分的調控,不是個別孤立的權力技術,而是結構性的安排配搭。二是「關於他者」的展示,著重於分析常設展與指標特展中的原住民族。

結論提出,我國民主轉型後,在中國/臺灣兩個國家的對抗下,原/漢共構的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不容易達成,反而稀釋了原住民族權利。在建立新國家歷史計畫與文化身分的過程中,統治者會特別宣稱含納受同化主義傷害最深的弱勢者原住民族,以彰顯政權的民主形象;但在實踐上,含納度最高的卻不是「他者」,而是新統治者閩南群體。而殖民接觸史未能展開,主要是未能解構1990年代以來差異肯認的「身分模式」(自豪的原住民),以及多元文化主義(美化原住民)的局限。雖然,總統蔡英文對原住民族的道歉已開啟另一種新國家歷史敘事,將我群與他者帶到「共時性」,但尚未意識到可透過博物館將「殖民接觸史」體制化與公共化。

Abstract

Under the national museum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olon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digenous citizenship faces two main issues. The first is "classification". Indigenous peoples have been excluded from national history museums and art galleries, but have become a part of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and ethnographic museums. This has created segregation (“self” and “other”) and hierarchical ranking (superior colonists/inferior indigenous peoples) among citizens. The second is "separateness of time". When a nation-state undergoes a period of prosperity and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civilization, indigenous people are "frozen in the past", and represented through "spectacularization" and "authenticity". This modernist epistemology covers up the "co-existence" of “self” and “other”. Another side to the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of a nation is national violence, such as in colonial history in the contact zone when both the colonizers and the colonized are in the same plac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question addressed in this study is why the indigenous peoples have been absent as historical subjects in Taiwan's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from assimilation policies to multiculturalism. This is especially interesting, as during the eight-year Chen Shui-bian administration there was support for indigenous peoples and culture.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explore this question in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museum classification system under the new 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Why has there been no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lonial history in the contact zone of Taiwan (President Tsai Ing-wen's so-called “national violence history”)? In this study, subjects are national museums (including National Palace Museum,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involved in the new 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and cultural identity constructs and which claim to include indigenous peoples, and ethnic museums (National Museum of Indigenous Peoples, Austronesian Culture Park). Moreover, comparisons are made with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s reconstruction of "Taiwan's modernity" and its neglect of colonization, the termination of the Austronesian Culture Park v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Hakka Culture Park, and the lack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s’ historic justice v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Green Island Human Rights Culture Park).

The research question is discussed on two levels. From the top level - museum classification, this comprehensive institutional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system is a power technique to separate “self” and “other”. This discipline, in terms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not only functions in ethnographic museums, but also in other types of museums.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national history and citizen identity are not individual and isolated power techniques. They are structurally arranged and complementary. The second is the presentation of "about the other", which emphasizes the analysis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permanent exhibitions and index special exhibitions.

To conclude, following Taiwan's transformation to democracy, and with the hostility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intersubjectivity of indigenous and ethnic Chinese peoples. On the contrary,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have been dilu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new na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 the rulers have announced the inclusion of the relatively powerless indigenous peoples, who have been most deeply harmed by assimilation, to manifest the image of democracy in political power. However, in practice, the highest level of acceptance is not "the other", but the new rulers of the Hokkien ethnic group. Moreover, colonial history in the contact zone has not yet unfolded, mainly due to the inability to deconstruct the "model of identity" (pride in indigenous identity) of the 1990s,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of multiculturalism (beautification of indigenous culture). President Tsai's apology to the indigenous people has initiated another type of new national history narrative and brought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to “co-existence”. However, there is not yet the awareness that through museums colonial history in the contact zone can be institutionalized and publicized.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Awi Mona(蔡志偉)。2016。〈原住民的轉型正義呢〉。《中國時報》,8月1日。
Barrett, J.著。2012。〈追求民主:作為公共空間的博物館〉(Attempting Democracy: The Museum as Public Space),邱家宜譯。《博物館學季刊》,26(4),頁7-28。
Bellwood, P.著、蔡百銓譯。1995。〈臺灣--南島民族的發源地〉(The Austronesia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山海文化雙月刊》,第8期,頁121-123。
Pawley, A.著、蔡百銓譯。1995。〈南島語族〉(Austronesian Languages)。《山海文化雙月刊》,第8期,頁118-120。
Ranjit Kumar。201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esearch Methodology: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潘中道、胡龍騰譯。臺北:學富文化。
Umas Suqluman。2015。〈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 擬落角三鶯〉 。《原視新聞》,12月3日。
Umas Suqluman。2016。〈原住民族殖民接觸史 待國家博物館體現〉。《原視新聞》,8月30日。
Vanessa Lai。2016。〈我們對小英向原民道歉冷感--因為台灣人正身處一個欠缺歷史感的社會 〉。《MATATAIWAN》,8月3日。http://www.matataiwan.com/2016/08/03/country-people-reconciliation-president-tsai-indigenous-aboriginal/(瀏覽日期:2017/01/30)。
丁榮生、李維菁。2002。〈故宮定位 保持彈性〉。《中國時報》,6月14日。
丁榮生、潘罡,2006。〈科教館危樓 文建會接手 南海學園 醞釀產權風暴〉。《中國時報》,8月3日。
丁榮生。1999。〈臺東南島文化節即將誕生〉。《中國時報》,6月9日。
丁榮生。2004a。〈文建會主委 催生優質公民社會 陳其南:文化公民 尊重他者〉。《中國時報》,10月11日。
丁榮生。2004b。〈多元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系列專文之一 發揮文化公民權 創造美的社會 〉。《中國時報》,10月12日。
丁榮生。2004c。〈平等保障包容認同 各族群的責任 〉。《中國時報》,10月17日。
大紀元。2002。〈臺灣立院初審通過故宮及其他博物館由文建會主管〉。《中央社大紀元》,5月20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2/5/20/n191197.htm(瀏覽日期:2015/07/30)。
大紀元。2013。〈臺大故宮計畫 陳長文:花300億值得〉,《大紀元》,5月29日。
中國時報。〈原住民族政策白皮書〉。《2000新政:中華民國第10任正副總統就職專輯》。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newgov/paper/520-15.htm(瀏覽日期:2016/08/10)。
中華民國總統府。2002a。〈總統參加原住民族與台灣政府新夥伴關係再肯認儀式〉。《總統府新聞稿網頁》,10月19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1011(瀏覽日期:2016/08/09)。
中華民國總統府。2002b。〈總統參加南島民族領袖會議〉。《總統府新聞稿網頁》,12月9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825&rmid=514(瀏覽日期:2016/10/20)。
中華民國總統府。2003。〈總統參加「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展覽開幕儀式〉。《總統府新聞稿網頁》,1月23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682。(瀏覽日期:2015/10/01)
中華民國總統府。2004a。〈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總統府新聞稿網頁》,5月20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9453(瀏覽日期:2016/08/09)。
中華民國總統府。2004b。〈總統參加「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總統府新聞稿網頁》,10月16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9913&rmid=514(瀏覽日期:2016/08/09)。
中華民國總統府。2005。〈中華民國94年6月29日華總一義字第09400094271號 總統令〉。《中華民國總統府》, 6月29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84&lctl=view&itemid=3853&ctid=96&q=)(瀏覽日期:2015/03/20)。
中華民國總統府。2007。〈總統出席「南島民族論壇籌備處大會」〉。《總統府新聞稿網頁》,8月1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12884&rmid=514(瀏覽日期:2016/08/09)。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0a。〈總統出席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父銅像歸為揭幕儀式」〉。《總統府新聞稿網頁》,1月1日。http://www.president.gov.tw/Print.aspx?tabid=131(瀏覽日期:2016/09/10)。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0b。〈總統偕同副總統舉行就職2周年記者會〉。《總統府新聞稿網頁》,5月19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1499&rmid=514(瀏覽日期:2016/09/10)。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1a。〈總統主持中華民國100年開國紀念典禮暨元旦團拜〉。《總統府新聞稿網頁》,1月1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3185(瀏覽日期:2016/3/20)。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1b。〈總統出席「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慶暨大故宮計畫宣告」酒會〉。《總統府新聞稿網頁》,10月7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3185(瀏覽日期:2016/3/20)。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2。〈中華民國第13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總統府新聞稿網頁》,5月20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7200(瀏覽日期:2016/09/10)。
中華民國總統府。2016。〈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 影片〉。《總統府新聞稿網頁》,8月1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589&itemid=37799(瀏覽日期:2016/08/30)。
孔文吉、章世政。2003。《九十一年度赴加拿大、夏威夷考察原住民政策報告》。臺北: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孔文吉。2003a。〈臺灣的誕生——原住民無史論謬誤〉。《國政評論》內政(評)092-066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2/IA-C-092-066.htm(瀏覽日期:2014/ 08/01)。
孔文吉。2003b。〈從博物館與原住民關係談起:對文物呈現及文化霸權的批判〉。《批判、反省與實踐:百年來臺灣博物館的原住民文化展現論壇》,林頌恩、盧梅芬主編,頁8-11。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巴 克(Chris Barker)。2010。《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羅世宏等譯。臺北:五南。
文化部。2015a。《大南海文化園區(國立歷史博物館 初期計畫)計畫簡介》。《行政院全球資訊網》。www.ey.gov.tw/.../b3370950-d5aa-47cc-b7ba-1babff5b284e.odp(瀏覽日期:2016/07/20)。
文化部。2015b。《大南海文化園區計畫》。《行政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26/726520/9bb88dcb-21a7-4a0c-ace9-bc0990ad04d9.pdf(瀏覽日期:2016/10/20)。
文化部。2017。〈鄭麗君:面對歷史,提出修法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文化部網頁》,2月25日。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60044.html(瀏覽日期:2017/03/22)。
王宇清。1995。〈四十星霜話史博〉。《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周年紀念文集》,林淑心編,頁25-32。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志弘、沈孟穎、黃淑媛、陳麗安、朱政騏。2010。《臺灣現代性博物館展示資源研究》(臺博系統調查研究叢書13)。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王志弘、沈孟穎。2006。〈誰的「福爾摩沙」?展示政治、國族工程與象徵經濟〉。《東吳社會學報》,第20期,頁1-58。
王志弘。2010。〈文化如何治理?一個分析架構的概念性探討〉。《人文社會學報》,11期,頁1-38。
王明珂。2001。〈「起源」的魔力及其相關探討〉。《語言暨語言學》,2卷1期,頁261-267。
王俊翰。2006。《台東南島文化節之意象構築、在地認同與主體性》。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俐容。2006。〈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政學報》,第20期,頁129-159。
王飛仙。2000。〈在殖民地展示歷史:以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為例(1908-1945)〉。《政大史粹》,第2期,頁127-145。
王效岳。2001。〈台博館定位 可著重生物科技〉。《中國時報》,6月18日。
王瑞堂。2005。〈耐斯集團 加碼打造南島觀光〉。《經濟日報》,8月1日。
王舒俐。2014。〈全球原住民運動與文化資產權——現狀、困境與呼籲〉。《芭樂人類學網頁》。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153(瀏覽日期:2015/8/25)。
王萍訪問、官曼莉紀錄。1990。《杭立武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嵩山、浦忠成、何傳坤、郭美芳及涂淑薰。2002。《跨世紀的視野: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文史館展示規劃報告書》。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局。
王嵩山。2003。〈原住民博物館的意義〉。《差異、多樣性與博物館》,王嵩山著,頁99-106。臺北:稻鄉。
王嵩山。2009。〈族群與想像的博物館:臺灣原住民族與客家的比較研究〉。《製作博物館》,王嵩山主編,頁97-113。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包正豪。2016。〈不處理原住民議題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只能是政黨惡鬥的工具〉。《觀策站》,5月9日,http://www.viewpointtaiwan.com/focus/不處理原住民議題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瀏覽日期:2016/12/10)。
古學斌。2001。〈誰掌真相之匙﹖次本地人類學者的一點看法和提醒〉。《文化研究月報》,第2期。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02/journal_park_9.htm(瀏覽日期:2015/02/01)。
民主進步黨。2004。〈族群多元 國家一體決議文〉。《民主進步黨網頁》。http://www.dpp.org.tw/news_content.php?sn=1792(瀏覽日期:2016/10/25)。
立法院。1990。《立法院第1屆第85期第9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臺北:編者。
立法院。1997a。《立法院公報 第86卷 第27期 院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1997b。《立法院第3屆第4會期第24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臺北:編者。
立法院。1999。《立法院第3屆第6會期交通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0a。《立法院公報 第89卷 第41期 院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0b。《立法院公報 第89卷 第63期 委員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1。《立法院公報 第90卷 第23期 委員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2a。《立法院公報 第91卷 第23期 委員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2b。《立法院公報 第91卷 第24期 院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2c。《立法院公報 第91卷 第28期 院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2d。《立法院公報 第91卷 第40期 院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2e。《立法院第5屆第2會期第5議案關係文書》,頁報501-報504。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2f。《立法院公報 第91卷 第61期 院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2g。《立法院公報 第91卷 第68期 院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2h。〈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1737號 委員提案第4630號〉。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2i。《立法院公報 第92卷 第7期 委員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3a。《立法院公報 第92卷 第8期 院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3b。《立法院公報 第92卷 第33期 委員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3c。《立法院公報 第93卷 第6期 院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4。《立法院公報 第93卷 第34期 委員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5。〈9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總檢系列三公務機關違章建築篇〉。《立法院全球資訊網》,9月24日。http://www.ly.gov.tw/03_leg/0301_main/leg_news/newsView.action?id=18129&lgno=00207&stage=6&atcid=18129(瀏覽日期:2011/08/01)。
立法院。2006a。《立法院公報 第95卷 第40期 院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06b。《立法院公報 第95卷 第54期 院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10。〈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籌建計畫執行情形報告〉。《立法院第7屆第6會期第13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EPLuHTqN1jkJ:lci.ly.gov.tw/LyLCEW/agenda/02/word/07/06/13/LCEWA01_070613_00044.doc+&cd=1&hl=zh-TW&ct=clnk&gl=tw(瀏覽日期:2016/06/20)。
立法院。2012。〈鄭天財建議史前館更名為「國立臺灣原住民族博物館」〉。《立法院影音資料查詢系統》,10月16日。http://media.ly.gov.tw/page.jsp?id=273046http://media.ly.gov.tw/page.jsp?id=273046(瀏覽日期:2015/10/21)
立法院。2013a。《立法院公報 第102卷 第12期 院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13b。《立法院公報 第102卷 第40期 委員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13c。《立法院第8屆第3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會議概況表》。臺北:編者。
立法院。2013d。《立法院公報 第102卷 第56期 委員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16a。《立法院公報 第105卷 第39期 委員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16b。《立法院公報 第105卷 第51期 委員會紀錄》。臺北:編者。
立法院。2016c。《中華民國1 0 5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總報告(修正本)(上冊)》(華總一義字第 10400156531 號)。臺北:編者。
立法院。2017。〈立法院第9屆第3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 視頻(高金素梅發言)〉。《立法院議事轉播IVOD網際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3月9日。http://ivod.ly.gov.tw/Demand/Meetvod?Meet=82465#page=3(瀏覽日期:2017/03/12)。
夷將拔路兒。2007。〈完成戶外博物館的使命 向前邁進〉。《族跡: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年的史記》,浦忠義編,頁5。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夷將拔路兒主編。2008。《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臺北:國史館、行政院原民會。
朱紀蓉。2014。〈博物館發展中的國家力量:臺灣經驗討論〉。《博物館學季刊》, 28(1): 5-24。
江宜樺。1997年2月。〈族群正義與國家認同〉。「群族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主辦。www.228.org.tw/(瀏覽日期:2014/05/30)。
江宜樺。1999。〈告別國族,重返民主——世紀之交台灣政治價值的反省〉。《中國時報》,12月30日。
江桂珍。2015。《多族群視野下的國家歷史:多元族群的國家歷史展示研究考察 出國報告》。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行政院2002.5.31院臺經字第0910027097號函核定)。臺北:編者。
行政院。2013。〈馬總統續任周年重大政績專區〉。《行政院全球資訊網》,4月29日。http://ey.gov.tw/policy13/PrintContent.aspx?n=8006168FDB8A62C&t=FB01D(瀏覽日期:2013/11/08)。
行政院。2015。〈重大政策說明 大南海文化園區(國立歷史博物館──初期計畫)計畫簡介〉。《行政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631B45FCB3FE2D7E&sms=4ACFA38B877F185F&s=2E1A85994084DA17(瀏覽日期:2016/07/20)。
行政院文建會。1993。〈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報告工作概況〉。《立法院公報第 82卷 第73期 委員會紀錄》。臺北:編者。
行政院文建會。1998。《第二屆全國文化會議實錄》。臺北:編者。
行政院文建會。2000。《立法院第4屆第4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報告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軟硬體規劃方向》(主委陳郁秀報告)。臺北:立法院。
行政院文建會。2004a。《2004年文化白皮書》。臺北:編者。
行政院文建會。2004b。〈重振臺博,文建會將建立世界級的自然史博物館〉。《文化部文化新聞》,7月16日。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3849.html(瀏覽日期:2016/06/26)。
行政院文建會。2004c。〈文化公民權運動宣言〉。《文化部網頁》,7月21日。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4791.html(瀏覽日期:2016/10/20)。
行政院文建會。2004d。〈行政院文建會第151次大委員會會議流程〉。《文化部網頁》,7月30日。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3599.html(瀏覽日期:2016/03/30)。
行政院文建會。2004e。〈文化公民嘉年華〉。《文化部網頁》,10月15日。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5742.html(瀏覽日期:2016/05/30)。
行政院文建會。2004f。〈「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閉幕,建議新設「文化公民基本法」〉《文化部網頁》,10月18日。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5387.html(瀏覽日期:2016/3/30)。
行政院文建會。2005。《立法院第6屆第1會期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施政報告》(主委陳其南報告)。臺北:立法院。
行政院文建會。2007。《國家歷史及文化中心(原國際藝術及流行音樂中心)修正計劃書》。(提報日期:9月)未出版。
行政院主計處。未標示。《中華民國96年度 中央政府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特別決算 總說明》。《行政院主計處網頁》。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07713504171.pdf (瀏覽日期:2013/03/20)。
行政院主計總處。2004。〈特別預算簡介〉。《行政院主計總處網頁》。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8458&CtNode=1836&mp=1(瀏覽日期:2013/07/09)。
行政院客委會。2004。〈行政院今核定設立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以推動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行政院客委會新聞稿》,3月18日。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5500&ctNode=2159&mp=2013(瀏覽日期:2011/8/1)。
行政院客委會。2005。〈「臺灣南北客家文化園區計畫」亟待編列預算繼續支應!!〉。《行政院客委會新聞稿》,9月24日。http://220.132.189.248:4281/hakka/Content/Content?NodeID=34&PageID=32948(瀏覽日期:2011/08/01)。
行政院原民會。2002。《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原住民地區鄉鎮市各行政機關出國報告提要--夏威夷原住民族文化產業考察報告書》。同編者。
行政院原民會。2007a。〈立足台灣、再現南島風華『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結盟』新聞稿〉。《行政院原民會新聞稿》,4月17日。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DID=3E651750B40064678F43D0E2C5BB0ADF&CID=9F8DD7380193DF45(瀏覽日期:2012/03/20)。
行政院原民會。2007b。〈活化地方館經營管理行政院原民會推動「96年地方原住民族文化(物)館活化計畫」〉。《行政院原民員新聞稿》,8月21日。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F8DD7380193DF45&DID=3E651750B4006467D5496A4F7FB092D3(瀏覽日期:2017/01/20)。
行政院原民會。2010年。〈原民會主委孫大川感謝行政院文建會重視原住民文化,呼籲各界一起來關心原住民文化〉。《行政院原民會新聞稿》,12月23日。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35AE118732EB6BAF&DID=0C3331F0EBD318C2811FD2E2B2507044(瀏覽日期:2012/07/30)。
行政院原民會。2013。〈行政院原民會原住民族文獻會第2屆第1次委員會議會議紀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3月13日,http://ihc.apc.gov.tw/upload/file/20130328104947976.pdf(瀏覽日期:2013/10/07)。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2016a。〈原住民族政策推動 全面展開〉。《行政院全球資訊網》,7月29日。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F8BAEBE9491FC830&sms=99606AC2FCD53A3A&s=3268ED989CAF3990(瀏覽日期:2017/03/10)。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2016b。〈將總統對原住民族的道歉轉化成整個政府的行動〉。《行政院全球資訊網》,8月1日。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2.aspx?n=F8BAEBE9491FC830&sms=99606AC2FCD53A3A&s=2095A11D00D9DF70(瀏覽日期:2017/03/10)。
何定照。2017。〈高金素梅:沒考量殖民時代的轉型正義 人民不能接受〉。《聯合報》,3月9日。
何浩天。1995。〈歷史博物館與國家文化交流〉。《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四十周年紀念文集》,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頁33-41。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何傳坤。2007。〈南島語族的原鄉在福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第237期,第三版。http://edresource.nmns.edu.tw/ShowObject.aspx?id=0b81d9e9c00b81d9e9d80b81e3b994(瀏覽日期:2016/11/27)。
吳佳芬。2009。《「南島意象」的形塑與再現:以三座博物館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季。2011。〈物的力量──從「奇美文物回奇美」到「恢復失傳祭典儀式」〉。《臺灣博物季刊》,30(2),頁14-19。
吳秉謙。2009。《臺灣原住民族的南島民族想像——以1990年代《南島時報》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吳垠慧。2016。〈史博館遠景 打造大南海學園〉。《中國時報》,2月25日。
吳盈德。2016。〈從缺的原住民轉型正義〉。《觀策站》,7月18日。http://www.viewpointtaiwan.com/commentary/%E5%BE%9E%E7%BC%BA%E7%9A%84%E5%8E%9F%E4%BD%8F%E6%B0%91%E6%97%8F%E8%BD%89%E5%9E%8B%E6%AD%A3%E7%BE%A9/(瀏覽日期:2016/12/10)。
吳密察。2009。〈建立一座國家歷史博物館〉。《文物、文化遺產與文化認同》,梅豪方、周梁楷、唐一安主編,頁285-292。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吳密察。2013年。〈民進黨執政八年的文化建設施政〉。「『勤政為民 壯大臺灣』民進黨執政八年執政」研討會論文。臺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http://tda.228.net.tw/nathan/2013/8Years/Day_4/%E6%96%87%E5%8C%96%E7%AF%87.pdf(瀏覽日期:2015/10/06)。
吳淑瑛。2003。《展覽中的中國:以1961年中國古藝術品赴美展覽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堯峰。1986。《參加美國東西文化中心國家政策與少數民族文化研討會議並參觀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經營管理報告書》。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呂孟璠。2014。〈「大館帶小館」策展模式的再提升--記臺博館與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陳列館的合作策展〉。《臺灣博物季刊》,33(3),頁58-67。
呂玲玲。2001。〈黃虎旗特展 揭開臺灣民主國抗日史〉。《聯合晚報》,5月26日。
呂理政。1994a。〈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整體計畫述要〉。《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第4期,頁1-8。
呂理政。1994b。〈新博物館運動〉,《聯合報》7月16日。
呂理政。1999。〈文化的財產權與詮釋權〉。《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呂理政著,頁92-96。臺北:南天。
宋冠儀。2011。〈孫大川新春十願 盼原住民族自治法完成立法〉。《中央廣播電臺》2月11日。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80438(瀏覽日期:2011/03/01)。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臺北:擎松。
我是小編。2016。〈蔡英文總統就職演出稱原住民「草莽」或許沒全錯,只是忘了說這群「草莽」的真正故事〉。《MATATAIWAN》,5月21日。http://www.matataiwan.com/2016/05/21/tsai-ying-wen-as-tjuku/(瀏覽日期:2017/01/30)。
李子寧。2007。〈博物館如何再現「歷史」: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歷史收藏與展示〉,《國立臺博物館 政府公開資訊 研究報告》。http://www.ntm.gov.tw/upload/download/20110128/667f2c39-2c6e-4873-83f8-e73e6a150e0a.pdf(瀏覽日期:2016/08/30)。
李子寧。2011。〈再訪「接觸地帶」——記奇美原住民文物館與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奇美文物回奇美」特展〉。《臺灣博物季刊》,30(2),頁4-14。
李壬癸。1992。《「臺灣南島語言展示構想初期規劃研究」計畫報告書:臺灣南島語言的內部與對外關係》。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李文儀。2002。〈夏威夷結合原住民文化優勢 成功發展觀光業 文化傳承 玻里尼西亞舞出一片天〉。《中國時報》,12月11日。
李令儀。2001。〈臺博館開展 臺灣民主國文物 黃虎旗的故事訴說抗日史〉。《聯合報》,5月25日。
李玉玲。1999。〈臺灣史博物館興建待評估 預計耗資四十七億餘元 為免與史博館功能重疊 文建會將評估興建必要〉。《聯合報》,7月6日。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臺北:允晨。
李亦園。1999。《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臺北:立緒。
李亦園口述。1992。〈李亦園院士對族群稱呼的主張〉。《聯合報》,5月8日。
李亦園計畫主持。1983。《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臺中:臺灣省民政廳。
李怡慧。2011。〈朝向具情感性與流動性的教學:精神分析取向教學觀初探〉。《教育學刊》,第37期,頁151-175。
李威宜。2005。〈去殖民與冷戰初期臺灣博物館建制的國族想像〉。《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王嵩山主編,頁367-390。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李威宜。2014。〈族群展示的反思:後威權臺灣的觀察〉。《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80期,頁221-250。
李美儀編撰整理。2011。〈呂理政訪談錄一座奉獻給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博聞》,第9期,頁15-21。
李國鼎口述、劉素芬編著。2005。《我的臺灣經驗 李國鼎談臺灣財經決策的制定與思考》。臺北:遠流。
李登輝。1994。〈總統李登輝致詞〉。《中華民國 83年全國文藝季系列活動: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文建會,頁1-2。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順德。2003。〈游揆:舉債建設為後代 債留子孫也合理〉。《聯合報》,11月25日。
杜大澂。2011。〈原民會新春許願景 伊甸喜樂唱驚艷〉。《中廣新聞》,2月11日。
杜正勝。1997a。〈歷史教育新猷〉。《自由時報》,1月6日。
杜正勝。1997b。〈此地是原鄉〉。《自由時報》,6月16日。
杜正勝。1997c。〈一個新史觀的誕生〉。《當代》(歷史教育與歷史意識專輯),120期8月號,頁20-31。
杜正勝。1998。〈寂寞的南島語〉。《自由時報》,1月12日。
杜正勝。2000。〈故宮願景——致故宮博物院同仁的一封信〉。《故宮文物月刊》,18(5),頁4-17。
杜正勝。2001。〈藝術、政治與博物館〉。《博物館專業主義:2001年博物館館長論壇論文集》,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頁9-23。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杜正勝。2002年9月。〈博物館與國家社會發展〉,頁1-38。「2002年公私立博物館與基金會資源整合座談會」。臺北:故宮博物院。
杜正勝。2003a。〈揭開鴻濛:關於臺灣古代史的一些思考〉。《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石守謙主編,頁125-144。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館。
杜正勝。2003b。《臺灣的誕生--十七世紀的福爾摩沙》。臺北:時藝多媒體。
杜正勝。2003c。〈博物館與國家社會的發展〉。《故宮文物月刊》,21(6),頁4-23。
杜正勝。2003d。〈變革時代談博物館的永續經營之道〉。《危機與轉機:2003年博物館館長論壇論文集》,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頁145-155。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杜正勝。2004a。〈異國風情--亞洲文物展〉。《藝術殿堂內外》,杜正勝著,頁299-302。臺北:三民。
杜正勝。2004b。〈典藏、展覽與歷史解釋〉。《藝術殿堂內外》,杜正勝著,頁127-136。臺北:三民。
杜正勝。2004c。〈從國家主義到世界主義--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新思維〉。《藝術殿堂內外》,杜正勝著,頁99-114。臺北:三民。
杜正勝主編。2002。《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華民國九十年年報》。臺北:故宮。
杜正勝主編。2003。《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年報》。臺北:故宮。
汪明輝與談、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記錄。2016。〈部落是有力量的──2016文物返還論壇文字稿(三) 與談人汪明輝〉。《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ttp://www.cis.ntu.edu.tw/blog/2016/11/18/record-3/(瀏覽日期:2017/03/12)。
周全剛。2002。〈東縣府籌建南島文化園區 將做為國際大型活動場地 原民局擬邀縣長徐慶元兼任召集人〉。《聯合報》,3月16日。
周美惠。1993。〈新省博館將在臺南誕生 以結合本土自然史與人文史為發展目標,本月中破土〉。《聯合報》,1月1日。
周美惠。2002。〈故宮 史博館準備開疆闢土 因應展場空間不足 分別推出「故宮新世紀」、「大南海學園」未來館舍將大增〉。《聯合報》,4月25日。
周美惠。2004a。〈南北若合併 國家史博館浮現 臺北「國立史博」 臺南「台灣史博」 名稱、典藏有重疊 文建會擬主導整併〉。《聯合報》,7月17日。
周美惠。2004b。〈史博館二合一 異見多〉。《聯合報》,7月31日。
官大偉。2015。〈泰雅族的土地與正義:從Sbalay哲學談起〉。《原住民族法學研究室》,9月號主題論文。http://tipslaw.dscloud.me/wordpress/每月主題論文/九月份主題論文-泰雅族的土地與正義:從sbalay哲學談/(瀏覽日期:2017/02/22)。
東森新聞。2002。〈南島文化節即將揭幕 跨年晚會東森將直播〉。《東森新聞網頁》,12月18日。http://pau-dull.com/news021218.htm(瀏覽日期:2013/07/09)。
林天人。2004。〈情境之間--「福爾摩沙展」的回顧與省思〉。《檔案季刊》3(2),頁26-53。
林正儀。2004。《臺灣歷史博物館規劃理念與展示架構研究:意識型態變遷與台灣文化形構探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伯欣。2002。〈「國寶」之旅——災難記憶、帝國想像,與故宮博物院〉。《中外文學》,第357期,頁227-264。
林志興。2013年11月。〈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臺灣原住民社會的連結與互動〉。頁126-135。「民族發展與文化園區的經營:台灣原住民族與日本愛努民族的比較」學術工作坊。屏東: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行政院原民會文化園區管理局。file:///C:/Users/sayo/Downloads/07%20%E6%9E%97%E5%BF%97%E8%88%88.pdf(瀏覽日期:2016/12/21)。
林明美。2008。〈臺灣公立博物館功能趨勢與組織架構初探:以臺北縣四座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2(1),頁49-75。
林益仁。2016。〈Sbalay,要持續下去:評蔡英文總統向原住民族的道歉〉。《報導者》,8月1日。https://www.twreporter.org/a/president-apology-to-indigenous-people(瀏覽日期:2017/02/22)。
林國榮。1996。〈夏威夷玻里尼西亞民俗文化觀光〉。《臺東區農業專訊》,第17期,頁16。
林淑玲、黃振國。2003。〈游揆赴臺東 送出南島文化園區大禮〉。《中國時報》,11月14日。
林開世。2003。〈人類學與歷史學的對話?一點反省與建議〉。《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59期,頁11-29。
林頌恩。2010。〈是意義還是義氣?:以史前館為例,談博物館與部落合作展示詮釋背後的江湖之道〉。《博物館展示的景觀,第四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王嵩山、歐陽盛芝主編,頁339-362。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林頌恩。2013。〈博物館實踐促進少數群體文化權利的理論與想像〉。《博物館學季刊》,27 ( 3 ),頁29 - 47 。
林嘉誠。2012。《政府改造與考選創新》。臺北:新銳文創。
邱天助。2012。〈後殖民與多元文化理論的省思〉。《通識在線》,第38卷,頁5-6。
邱淑雯。2002。〈文化相對主義的代價〉。《當代》,3月號,頁106-117。
邱瓊儀。2016。〈公辦營民創造三贏?〉。《史前館電子報》,第317期,2月15日。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I0004/292879/web/(瀏覽日期:2016/07/12)。
侯一明。2010。《歷史展示與異己建構:1930年代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歷史室的個案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鋒。2013。〈民進黨執政八年族群政策回顧與展望〉。《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4期,頁85-120。
施曉光。2012。〈炎黃子孫?孫大川:我不是〉。《自由時報》,5月25日。
柯斯特(Manuel Castells)。2002。《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 第二卷 認同的力量》(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Volume II: The Power of Identity),夏鑄九、黃麗玲等譯。臺北:唐山。
紀慧玲。2004。〈博物館整合 提案新話題〉。《民生報》,7月31日。
胡家瑜。1996。〈從民族學研究到異文化展示:由臺大人類學系原住民物質文化特展談起〉。《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1期,頁146-164。
胡家瑜。2007。〈博物館、人類學與台灣原住民展示--歷史過程中文化再現場域的轉形變化〉。《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66期,頁94-124。
苗栗縣政府。2003。〈客家文化園區拍板定案落腳銅鑼鄉〉。《苗栗縣政府新聞稿》,10月9日。http://www.sanyi.gov.tw/cht/newsview.php?menuID=3381&forewordID=34128&secureChk=46aad1d26333813085c3091e774(瀏覽日期:2014/03/22)。
倪炎元。1998。〈從「山胞」到「原住民」:報紙對原住民「正名運動」的論述分析〉。《臺大新聞論壇》,第5期,頁79-110。
凌美雪。2002。〈孫葦萍(夏威夷旅遊局副局長):發展多元化旅遊〉。《自由時報》,3月4日。
凌美雪。2004。〈臺藝大校長公佈由黃光男接任 博物館整併問題今日文建會大委員會議討論〉。《自由時報》,7月30日。
凌美雪。2005。〈史博館50歲生日 臺灣生活館回味老傢俱〉。《自由時報》,12月1日。
凌美雪。2007。〈移撥?共享?文物大風吹--臺博兩大陣館寶擬移至台史博館〉。《自由時報》,7月5日。
凌美雪。2010。〈凡稱臺灣 層級最低〉。《自由時報》,5月11日。
凌珮君。2001。〈籌設人權館 柏楊任召集人〉。《聯合報》,9月6日。
原住民族文獻編輯部。2012。〈打造一座原住民族文獻館--「原住民族文獻的現況」座談會〉。《原住民族文獻》,創刊號,頁4-22。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a。〈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選址三鶯 基於專業考量及共識〉。《行政院原民會新聞稿》,12月9日。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35AE118732EB6BAF&DID=0C3331F0EBD318C2D42DCB65A8128820(瀏覽日期:2015/12/30)。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b。《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興建先期推動計畫》。臺北:編者。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6a。〈原住民族委員會 106 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原民族族委員會網頁》。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80F013141CEA473F&DID=0C3331F0EBD318C2E5CE229E3530CFFC(瀏覽日期:2017/02/22)。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6b。〈中程施政計畫(106至109年度)施政計畫(草案版)〉。《原民族族委員會網頁》。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80F013141CEA473F&DID=0C3331F0EBD318C2B2F8D54A018FD85D(瀏覽日期:2017/02/22)。
原住民族電視台。2016年。〈從原住民族文物返還談未來國家級原住民族博物館如何建構?〉。《部落大小聲》,9月17日。
唐宜傑。1998。〈語言分群的意義——從「南島語族」和「南島民族」談起〉。《人類與文化》,第32、33期,頁50-54。
孫大川。2005。〈真正的當家作主〉。《原教界》,第2期,頁6-7。
孫大川。2016。〈我們為什麼跨不過「番仔」的門檻?〉。《風傳媒》,11月25日。http://www.storm.mg/article/193413(瀏覽日期:2017/02/22)。
徐雨村編、何傳坤及王嵩山撰稿。2003。《山海家園:南太平洋原住民文化特展導覽手冊》。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徐雨村編著。2006。《臺灣南島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殷延泉。1995。〈臺灣省立歷史博物館大計底定 用地 財源 內容 都確定了〉。《民生報》,7月16日。
浦忠成。2013。〈原住民族博物館應該存在的理由〉。《臺灣立報》,6月13日。
秦裕傑。1989。《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三、四期建設暨經營管理計畫》。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耿鳳英。2004。〈臺灣博物館的歷史沿革〉。《歷史文物》,第14卷第3期,頁66-83。
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臺灣原住民研究會。1997。《跨世紀原住民政策藍圖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原民會。
高有智、李文儀。2002。〈陳建年:新部落運動 即「還原未來」〉。《中國時報》,12月10日。
高德義。1994。〈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山胞(原住民)文化建設概況》〉。《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1993國際原住民年》,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編,頁92-95。臺北:內政部、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國立故宮博物院。1985。〈華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係特籍〉。《故宮文物月刊》,第3卷2期,頁12-57。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2000。《故宮跨世紀大事錄要 肇始播遷復院》。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3。〈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會議紀錄--配合政府政策籌設「南島文化園區」協商會議〉,4月30日。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4。《新十大建設 國際藝術及流行音樂中心——南島文化園區興建計劃》。臺東:未出版。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6。〈老瓶與新酒:社區青年與民族誌博物館座談會〉。《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新聞稿》,12月13日。http://beta.nmp.gov.tw/main/01/1-2/951213.htm(瀏覽日期:2016/12/10)。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1。《博物館的專業主義:2001年博物館館長論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2。《國立歷史博物館沿革與發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3。《博物館的危機與轉機:2003年博物館館長論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崔瑞明。2004。〈試探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兼析南島文化園區之籌建〉。《科技博物》,第8卷第4期,頁82-99。
康俐雯。2004a。〈整合首都核心與南海學園 首都文化園區 年底串聯成動線〉。《自由時報》,6月23日。
康俐雯。2004b。〈史博館藏品將歸併故宮、臺史博 陳其南提出「國家歷史博物館」計畫〉,《自由時報》,7月17日。
康俐雯。2004c。〈族群差異需要更多包容 沒有族群文化衝突只有黨國文化衝突〉。《自由時報》,10月18日。
張子午。2016。〈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談台灣轉型正義:「時間是敵人,不是朋友」〉。《報導者》,11月22日。https://www.twreporter.org/a/constitutional-court-simulation(瀏覽日期:2017/02/20)。
張元祥。2005。〈耐斯集團大佈局 台灣旅遊新重鎮〉。《遠見雜誌》,第230期。https://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1217.html(瀏覽日期:2016/05/20)。
張光直。1995。〈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張光直,頁171-188。臺北:聯經。
張存薇。2010。〈史前館恐降級 藝文界集結請命〉。《自由時報》,5月21日。
張安蕎。2015。〈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 將落腳新北鶯歌〉。《自由時報》,11月27日。
張茂桂。1992。〈少數民族自我命名的權利應受到尊重〉。《中國時報》,5月12日。
張茂桂。2002。〈多元主義、多元文化論述在臺灣的形成與難題〉。《臺灣的未來》,薛天棟編,頁223-273。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張茂桂。2008。〈多元文化主義在臺灣與其困境〉。《知識分子的省思與對抗》,沈憲欽等編,頁310-325。臺北:時報文教基金會。
張茂桂。2009。〈臺灣多元文化政治與運動〉。http://www.zo.uni-heidelberg.de/md/zo/sino/research/10_taiwanduoyuanwenhua.pdf(瀏覽日期:2016/05/20)。日文版收錄於若林正丈編。2010。《民主化期台湾政治 ― 陳水扁政権8年》,頁123-167。東京:經濟研究所。
張勝彥、戴寶村。2001。《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主題整體架構之研究計劃》。未出版。
張譽騰、陳嘉翎。2013。《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建構與文化機制研究出國報告》。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ownload.jspx?sysId=C10203007&fileNo=001 (瀏覽日期:2016/03/30)。
張譽騰。2007。〈臺灣的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研習論壇》,第73期,頁28-31。
張譽騰。2010。〈臺灣的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的發展〉。「博物館2010:21世紀的博物館價值與使命」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張譽騰。2015。〈期待南海學園的文藝復興-寫於國立歷史博物館60 週年館慶前夕〉。《歷史文物》,第258期,頁6-9。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
曹銘宗。1999。〈從臺灣東部到復活節島 貝爾伍德演講 南島民族起源〉。《聯合報》,7月4日。
曹銘宗。2000。〈台博館明年改隸教育部 屬自然科學類性質,為台灣最早歷史博物館,未來將改名為國立臺灣自然史博物館〉。《聯合報》,8月8日。
曹銘宗。2003。〈原民會 倡設原住民博物館〉。《聯合報》,1月5日。
曹銘宗。2016。〈開台聖王宇原住民歷史正義〉。《聯合報》,8月16日。
莎伊維克・給沙沙、羅永清。2016。〈Sbalay的弦外之音(上):小英的道歉儀式與「便宜行事」〉。《關鍵評論》,8月9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6112(瀏覽日期:2017/02/10)。
許木柱研究主持、瞿海源協同主持。1992。《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許功明。1998a(1997)。〈原住民觀眾對科博館臺灣南島民族展示看法之研究〉。《博物館與原住民》,許功明著,頁75-126。臺北:南天。(原文刊載於1997。《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2期,頁99-128。)
許功明。1998b(1997)。〈博物館與文化展演:從科博館「臺灣南島民族展示」觀眾研究談起〉。《博物館與原住民》,許功明著,頁127-169。臺北:南天。(原文發表於1997。「文化展演與人類學」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1997年6月6日)。)
許功明。2003。〈臺灣博物館展示中原住民主體性之探討〉。《科技博物》,第7卷第2期,頁11-27。
許秀雲、張瀛之編。2011。《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在臺南》。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許美雲。2009。〈蒐藏臺灣土地與人民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館藏〉。《檔案季刊》,第8卷2期,頁18-33。
許毓圃。2002〈荒腔走板的政府改造〉。《國家政策論壇》,2(7)。http://www.npf.org.tw/2/953(瀏覽日期:2015/11/03)。
許靖華。2012。《氣候創造歷史》(Climate Made History),甘錫安譯。臺北:聯經。
郭碧娥等。2014。《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年報2013》。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野島剛。2012。《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臺北:聯經。
陳文德。2004。〈「族群」分類的省思--認識臺灣南島社會與文化〉。《歷史月刊》,第199期,頁76-84。
陳水扁。2005。〈陳總統水扁開幕致詞〉。《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大會實錄》,臺灣北社編,頁XI。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陳水扁。2009。《關不住的聲音:阿扁坐監ㄟ五十張批》。臺北:財團法人凱達格蘭基金會。
陳水扁總統競選指揮中心國家藍圖委員會撰。2000.《新世紀 新出路:陳水扁國家藍圖》。臺北:編者。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頁73-139。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臺北:行人。
陳伯楨。1998。〈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所遭遇的問題〉。《人類與文化》,第32、33期,頁55-69。
陳希林。2002a。〈基因研究 否定臺灣為南島語族原鄉〉。《中國時報》,8月3日。
陳希林。2002b。〈中研院、慈濟大學、自然科學博物館等機構合作 DNA考古 溯尋先人〉。《中國時報》,8月3日。
陳秀容。2004。〈導論〉。金里卡(Will Kymlicka)。2004。《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權》(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鄧紅風譯,頁5-34。臺北:左岸。
陳佳利。2015。《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陳其南、劉正輝。2005。〈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4:3,頁77-88。
陳其南。1980a。〈為山地文化園區催生(上)〉。《聯合報》,9月1日。
陳其南。1980b。〈為山地文化園區催生(下)〉。《聯合報》,9月2日。
陳其南。2003。〈臺灣現代意識的軌跡〉。《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2期,頁44-59。
陳其南。2004a。〈21世紀文建會的責任與任務〉。《書香遠傳》,第13期,頁4-5。
陳其南。2004b。〈公民國家意識之建立〉。《傳統藝術》,第46期,頁4-5。
陳其南。2005b。〈邁向文化公民新世紀〉。《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大會實錄》,臺灣北社編,頁III。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陳其南。2008a。〈博物館的文化政治——臺灣博物館的誕生與日本殖民統治〉。《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第61卷第3期,頁85-119。
陳其南。2008b。〈從歷史性角度看臺灣的現代性軌跡〉。《臺灣史續編八講》,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頁10-37。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陳叔倬。2014。〈美國原住民族文物的管理與歸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第324期,頁1-5。
陳奇祿。1992。《臺灣土著文化研究》。臺北:聯經。
陳宛茜。2010。〈杜正勝移走 國父銅像重回故宮〉。《聯合報》,1月2日。
陳宛茜。2016。〈鄭麗君 儘速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聯合報》,4月20日。
陳芷凡專文撰稿、林宜妙主編。2011。《臺灣原住民族一百年影像暨史料特展專刊》。臺北:行政院原民會。
陳建年。2006。〈臺灣推動南島民族論壇的構想〉。《南島論壇國際研討會——交流與博物館會議實錄》,傅君編,頁17-20。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陳建年報告。2002。《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業務報告》(立法院第五屆第一會期內政及民族委員會)(5月20日)。臺北:立法院。
陳茂泰。1997。〈博物館與慶典:人類學文化再現的類型與政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4期,頁139-184。
陳郁秀。2002。〈文化深耕--文化政策與博物館發展空間〉。「文化新世紀:博物館經營之實戰策略研習會」。臺北: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主辦。http://www.cam.org.tw/4-forum/910425conference.htm(瀏覽日期:2014/05/30)。
陳郁秀。2002。〈臺灣南島文化的重鎮〉。《2001南島文化系列活動特刊》,蔣美玲主編,頁2-3。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陳郁茹。2015。《一個以「臺灣」為主體的敘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歷史意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國寧。2005。〈臺灣半世紀的文化史見證——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五十年〉。《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頁122-125。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陳嘉信。1999。〈七國南島民族藝術團體 像回到娘家〉。《聯合報》,6月28日。
陳嘉信。2006。〈南島政見 羅法尼耀學海有「異」見 賴坤成解釋:與部落文化不相背 鄺麗貞推「咱的故鄉、咱來打拚」文宣 劉櫂豪推長住計畫〉。《聯合報》,3月15日。
陳維新。2002。〈游內閣將士用命 泛藍軍輸輸去〉。《新臺灣新聞週刊網頁》,第309期。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period=309&bulletinid=8153,(瀏覽日期:2014/06/10)。
陳錦豐。2001。《博物館及其對臺灣原住民圖像的製造:以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耀昌。 2015 。〈臺灣帶給世界的禮物〉。《風傳媒》,7月25日。http://www.storm.mg/lifestyle/58461(瀏覽日期:2016/10/03)。原文刊載於陳耀昌。2015。《島嶼DNA》。臺北:印刻。
傅大為、游美惠。2003。〈回應姚人多--《東方主義》中的學科與規訓(discipline)〉。《臺灣社會學》,第6期,頁267-273。
傅大為。1992。〈名字、原住民與分類架構〉。《臺灣立報》,5月27日。
傅君編。2006。《「南島論壇」國際研討會:交流與博物館會議實錄》。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揭揚。2005。〈主委開講 臺博館為核心 建構首都文化園區〉。《書香遠傳》,第25期,頁4-5。
揭陽。2006。《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臺灣文化政策初探 2004-2005》。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曾希文。2006。《體檢臺灣博物館公辦民營 史前館 當代藝術館 海生館》。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深度報導論文。
游振昇。1999a。〈陳水扁到花蓮 獲贈番刀 發表政策白皮書 原住民盼他能砍除黑金〉。《聯合晚報》,12月14日。
游振昇。1999b。〈陳水扁提原住民白皮書〉。《聯合晚報》,12月15日。
游清志。2005。〈南島文化園區興建計畫之推動歷程與感想〉。《文化驛站》,第18期,頁6-13。
游錫。2005。〈序〉。《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大會實錄》,臺灣北社編,頁I。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世孟等。1990。《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全園規劃基本構想研究計劃報告書》。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黃永川。2005。〈于右老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頁63-64。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永川。2008。〈館長序〉。《臺灣史續編八講》,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頁4-5。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明堂。2010a。〈馬英九重中國輕臺灣 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改制降級邊陲化〉。《中國時報》,5月10日。
黃明堂。2010b。〈馬政腐文化政策 只見中國林 不見臺灣林〉。《中國時報》,5月11日。
黃庭康。2002。〈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意識、權力與教育》,蘇峰山主編,頁1-33。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黃朝盟等。2011。《行政院組織改造回顧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黃舒楣。2013。〈衝突、差異的奇異對話旅程:文化遺產的多面性〉。《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94899(瀏覽日期:2015/04/27)。
黃慧敏。2007。〈陳水扁:故宮象徵台灣對多元文化的包容肯定〉。《中央社大紀元》,2月8日。
黃應貴、蔣斌、陳茂泰、石磊、瞿海源。1992。〈尊重原住民的自稱〉。《自立早報》,5月16日。
楊長鎮。2001。〈與另一個世界對話 「發現南島」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反覆詢問自己是在怎樣的位置上〉。《中國時報》,9月2日。
楊政賢。2013。〈政府組改與博物館治理: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改隸的個案評析〉。《科技博物》,第 17 卷第 2 期,頁 23-44。
楊珮欣。2002。〈故宮降級又是政治角力 監督制度透明化才是關鍵〉。《自由時報》,5月21日。
雷普利(Tim Rapley)。2010。《對話、論述研究法語文件分析》(Doing Conversation, Discourse and Document Analysis),張可婷譯。臺北:韋伯。
葉虹靈。2015。〈臺灣白色恐怖創傷記憶的體制化過程:歷史制度論觀點〉。《臺灣社會學》,第29期,頁1-42。
葉高華。2010。〈臺灣漢人的基因戰爭〉。《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中心》,10月25日。http://case.ntu.edu.tw/blog/?p=5788(瀏覽日期:2014/06/12)。
詹彩芸。2012。〈故宮博物院:華人世界的共同記憶與資產分享〉。《認同建構:國家博物館與認同政治》,徐天福、林詠能主編,頁45-68。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隗振瑜主編。2007。《國立臺灣博物館年報2006》。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廖咸浩。2010。〈序 我反主體,故我在?:「文化政治學」即其政治學〉 。《藝術的張力:臺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廖新田著,頁3-8。臺北:典藏。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
漢寶德、夏鑄九、陳其南主講。1992(1981)。〈文化資產之保存〉(主講日期1981.5.24)。《歷史、文化與臺灣1》,張炎憲編,頁237-245。臺北:臺灣風物。
漢寶德、陳尚盈、曾信傑。2011。《我國國立博物館組織定位與經營模式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漢寶德。2009。〈批評聲浪中 故宮南院該重新檢討〉。《聯合報》,3月24日。
監察院。未標示。〈糾正案文 被糾正機關:行政院、國立故宮博物院〉。《監察院全球資訊網》https://www.cy.gov.tw/CYBSBoxSSL/edoc/download/17517(瀏覽日期:2015/10/01)。(瀏覽日期:2015/10/01)。
翟振孝。2012。〈國家博物館是一面認同的鏡:敘事「我們」特展〉。《認同建構:國家博物館與認同政治》,徐天福、林詠能主編,頁99-112。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臧振華。2001。〈從“Polynesian origins: Insights from the Y chromosome”一文談南島民族的起源和擴散問題〉。《語言暨語言學》,2:1,頁254-260。
臧振華。2003。〈南島文化節的願景〉。《史前館電子報》,第5期。
臧振華。2004。〈什麼是「南島文化」?〉。《史前館電子報》,第26期,1月1日。
臧振華。2006。〈籌建中的南島文化園區,南島論壇國際研討會:交流與博物館會議實錄〉。《「南島論壇」國際研討會:交流與博物館會議實錄》,傅君主編,頁129-132。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臧振華。2012。〈再論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問題〉。《南島研究學報》,第3卷第1期,頁87-119。
臺東縣政府。2006。〈鄺縣長北上拜會教育部爭取南島文化園區繼續推動〉。《臺東縣政府網頁》。http://tnews.cc/089/newscon1_4627.htm(瀏覽日期:2014/06/06)。
臺東縣政府。未標示。〈南島歷史背景〉。《臺東縣政府網頁》。http://2012nandao.gem-imc.com.tw/index5.html(瀏覽日期:2013/05/30)。
臺東縣政府編。2001a。《1999 臺東南島文化節活動成果專輯》。臺東:編者。
臺東縣政府編。2001b。《臺東縣史‧大事篇(下冊)》。臺東:編者。
臺灣北社編。2005。《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大會實錄》。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臺灣省政府。1996。《臺灣省政府公報八十五年秋字》,第73期。南投:編者。
臺灣省議會。1995。《臺灣省議會公報》,第79卷第11期。南投:編者。
臺灣省議會。1996。《臺灣省議會公報》,第80卷第21期。南投:編者。
臺灣畫派。2005。〈史博館:南海學園整建 不該把舊的併入新的〉。《南畫廊》,4月21日。http://www.nan.com.tw/easyarticle/easyarticle.asp?do=detail¶m=11608&timg=undefined(瀏覽日期:2016/07/20)。
趙 剛。2006。〈「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和理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2期,頁147-189。
趙靜瑜、劉宗龍。2017。〈轉型正義只討論中正紀念堂?立委高金素梅:文化部該檢討〉。《中國時報》,3月9日。
劉百苓。2008。《以生態博物館理論檢視「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俊裕。2011。〈歐洲文化治理的脈絡與網絡:一種治理的文化轉向與批判〉。《Intergrams》,11(2),頁1-16。
劉俊裕。2013。〈文化「治理」與文化「自理」:臺灣當代知識分子與文化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公共性危機:2013文化研究會議」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劉斌雄。1993。〈一個民族學家的期許 寄望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第1期,頁 12-14。
劉斌雄計畫主持。1991。《《臺灣的南島民族》研究收藏計劃報告書》。 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劉新圓。2002。〈故宮是否改隸屬文建會?〉。《國政評論》教文(評)091-085號。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C-091-085.htm(瀏覽日期:2013/12/04)。
劉新圓。2004。〈「文化公民權」的啟示〉。《國政評論》教文(評)093-030號。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3/EC-C-093-030.htm(瀏覽日期:2016/10/01)。
劉新圓。2006。〈意識型態斲喪文化教育,「罄竹難書」〉。《國政分析》教文(析)095-010號。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5/EC-B-095-010.htm(瀏覽日期:2014/ 08/01)。
劉璧榛。2010。〈文化產業、文化振興與文化公民權:原住民族文化政策的變遷與論辯〉。《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黃樹民、章英華主編,頁405-459。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寶傑。2000。〈陳水扁:將成立臺灣博物館〉。《中國時報》,2月28日。
蔡友月。2012。〈科學本質主義的復甦?基因科技、種族/族群與人群分類〉。《臺灣社會學》,第23期,頁155-194。
蔡百銓。1995a。〈臺灣:南島文化的復興基地--序「大洋洲報導」開講篇〉。《山海文化雙月刊》,第8期,頁114-115。
蔡百銓。1995b。〈文化南島:為臺灣尋找另一個座標--《大洋洲史》出版序〉。《山海文化雙月刊》,第8期,頁116-117。
蔡百銓。2010。《南島民族與國家:臺灣篇.太平洋篇》。臺北:前衛。
蔡百銓。2013。〈太平洋之戀──臺灣.南島民族.太平洋研究〉。《臺灣守護周刊》第90期。http://alliancesafeguardingtaiwan.blogspot.tw/2013/10/blog-post_8406.html (瀏覽日期:2013/05/30)
蔡英文。2015a。〈2016總統大選蔡英文原住民族政策主張〉。《點亮臺灣 蔡英文陳建仁網頁》,8月1日。http://iing.tw/posts/46(瀏覽日期:2016/05/10)。
蔡英文。2015b。〈蔡英文 原住民政策發表談話全文〉。《點亮臺灣 蔡英文陳建仁網頁》,8月1日。http://iing.tw/posts/44(瀏覽日期:2016/05/10)。
蔡英文。2016a。〈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蔡英文女士就職演說〉。《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稿網頁》,5月20日。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rmid=514&itemid=37408(瀏覽日期:2016/08/30)。
蔡英文。2016b。〈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 道歉文全文〉。《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稿網頁》,8月1日。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589&itemid=37799(瀏覽日期:2016/08/30)。
蔣美玲主編。2002。〈溯海尋根 南島文化概述〉。《2001南島文化系列活動特刊》,蔣美玲主編,頁4-10。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蔣雅君、葉錡欣。2015。〈「中國正統」的建構與解離--故宮博物院之空間表徵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報》,第21期,頁39-68。
鄭天財與談、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記錄。2016。〈文物/文化的所有權與流動──2016文物返還論壇文字稿(一) 與談人鄭天財〉。《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網頁》。http://www.cis.ntu.edu.tw/blog/2016/11/16/record-1/(瀏覽日期:2017/03/20)。
鄭吳富。2003。〈南島民族領袖會議紀實 共創美麗新世界〉。《經典》,第54期8月號。http://www.rhythmsmonthly.com/magazine/content/54/south%20is.htm(瀏覽日期:2016/07/12)。
鄭邦彥。2014。〈揭露隱匿傷痛,有多困難?評《難解知識的策展:公共空間裡的暴力過去》〉。《博物館與文化》,第7期,頁127-137。
鄭聯棋。2002。〈賴坤成徐慶元催生南島文化園區〉。《臺灣時報》,4月9日。
盧育嫻。2012。〈歷史重現文獻起帆--原住民文獻工作的重整與政策 孫大川演講〉,《原住民的文獻與文學》,特刊,頁1-4。
盧梅芬。2012。〈從殖民同化到多元尊重的新國族敘述:探討國家級博物館、國家敘述與原住民的關係〉,《博物館學季刊》,26(3),頁111-132。
盧梅芬。2015。〈從展示文本邁向我群與他者的溝通:原住民文化再現的策展脈絡與反思〉,《博物館學季刊》,29(3),頁5-35。
盧梅芬。2016。〈博物館應體現原民歷史正義〉。《聯合報》,8月18日。
賴坤成。2008。〈第十屆太平洋藝術節紀實: 面向太平洋、卻是通往南島世界無限寬廣的大道〉。《臺東公民論壇網頁》。http://taitungpeoplepower.blogspot.tw/2008/08/blog-post_7885.html(瀏覽日期:2013/01/10)。
賴素鈴。1992。〈參觀台灣文化特展 李總統宛如活字典〉。《民生報》,10月16日。
賴素鈴。2004。〈陳其南 批監察院炒舊聞 指國台博館藏問題 文建會才是發現者 現一切都under control 還透露國台博將朝福爾摩沙自然史博物館’轉型〉。《民生報》,7月17日。
薛平山、薛平海。2008。〈組織的紊亂〉。《博物館學季刊》,22(1),頁89-91。
謝銘望、陳嘉信、施鴻基。2004。〈談建設台東 陳總統搏感情〉。《聯合報》,2月17日。
鍾興華。1998。《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八十七年度原住民人才培育實施計劃獲遴選赴美研究心得報告》。臺北: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鍾興華。2014。〈原民館的規劃與營運打造成部落的文化中心〉。《原教界》,第59期,頁6-7。
羅鳳娟。2006。《國家施為與地方發展--以臺東縣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光鼎、浦忠成、王嵩山、莊世瑩等。1998。《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施政整體規劃委託研究計畫之二 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文化政策組)》。臺北:行政育原住民委員會。
嚴婉玲。2016。〈蔡對原民道歉,何以帶來更多紛擾?〉。《端傳媒》,8月3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803-opinion-yenwanlin-transitional-justice/(瀏覽日期:2017/01/30)。
蘇明如。2010。〈殖民、國族、現代、社群:百年臺灣博物館文化政策窺探(1908-2010)〉。《科技博物》,第14卷2期,頁45-66。
讀者投書。2016。〈臺灣400年來第一聲對不起,為何我們都不在乎?〉。《MATATAIWAN》,3月12日。http://www.matataiwan.com/2016/03/12/apology-from-president-tsai-to-indigenous/(瀏覽日期:2017/01/30)。


訪問
吳密察。2016年7月1日。〈接受盧梅芬訪問有關臺史博……等相關問題〉。
孫大川。2016年7月1日。〈接受盧梅芬訪問有關原博館……等相關問題〉。


外文文獻
Aikau, Hokulani K.. 2012. A Chosen People, a Promised Land Mormonism and Race in Hawai’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nderson, B..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talay, S.. 2008. No Sense of the Struggle: Creating a Context for Survivance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In A. Lonetree and A. J. Cobb, Eds.,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Critical Conversations, pp.267-289.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Barker, C.. 2004. 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Sage.
Bellwood, P., James Fox & Darrell Tryon. 2006(1995). Chapter 1 The Austronesians in History: Common Origins and Diverse Transformations。 In P. Bellwood, J. Fox and Darrell Tryon, Eds., The Austronesians: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 pp.1-16. Canberra: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Bellwood, P.. 1988. A Hypothesis for Austronesian Origins. Asian Perspectives, 26 (1): 107-117.
Bennett, T.. 1995. The Political Rationality of the Museum. In T. Bennett,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pp.89-108.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oast. R.. 2011. Neocolonial Collaboration: Museum as Contact Zone Revisited. Museum Anthropology, 34(1):56-70.
Bonnell, J. and R. I. Simon. 2007. Difficult exhibitions and intimate encounters. Museum and Society, 5 (2): 65–85.
Brady, M. J.. 2008. Governmentality and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understanding the indigenous museum in a settler society. Social Identities, 14(6), 763-773.
Brameld, T. and M. Matsuyama. 1977. Tourism as Cultural Learning: Two Controversial Case Studies i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Washington, D. C.: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Britzman, D. P.. 1998. Lost Subjects, Constested Objects: Toward a Psychoanalytic Inquiry of Learning. SUNY Press.
Cameron, D.. 1971. The Museum, a Temple or the Forum. The Museum Journal,14(1): 11–24.
Carpio, M. V.. 2008. (Un)disturbing Exhibitions: Indigenous Historical Memory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In A. Lonetree and A. J. Cobb, Eds.,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Critical Conversations,, pp.290-304.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Chicago Cultural Studies Group. 1992.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Critical Inquiry, 18(3), pp. 530-555.
Clifford, J.. 1997. Museum as Contact Zones. In J. Clifford,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pp.118-219.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lifford, J.. 2013. Returns: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rocombe, R.. 2007. Asia in the Pacific Islands: Replacing the West.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Press.
Crocombe, R.. 2010. The Software of China-Pacific Island Relations. In edited by Anne-Marie Brady, Ed., Contemporary China Vol.26 Looking North, Looking South: China, Taiwan and South Pacific, pp.35-48.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Dean, David and Peter E. Rider. 2005. Museums, Nation and Political History i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Museum and the 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 Museum and Society, 3(1): 35-50.
Debord, G.. 1967.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Detroit: Black & Red.
Decoo, W.. 2013. In Search of Mormon Identity: Mormon Culture, Gospel Culture, and an American Worldwide Chu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rmon Studies, 6: 1-53.
Delanty, G.. 2002. Two Conceptions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on Culture and Citizenship. The Global Review of Ethnopolitics, 1(3), 60-66.
Duncan, C.. 1995. Civilizing Rituals: Inside Public Art Museums. New York: Routledge.
During, S..2005. Cultural Studie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Erickson, Patricia Pierce. 2008. Decolonizing the “Nation's Attic”: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and the Politics of Knowledge-Making in a National Space. In A. Lonetree and A. J. Cobb, Eds.,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Critical Conversations, pp.43-83.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Evans, J. 1999. Introduction to Part Three. In D. Boswell & J. Evans, Eds., Representing the Nation: A Reader, pp. 235-23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abian, Johannes. 1983. Time and the Oth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 Michel. 1991〔1978〕. Governmentality. In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pp. 87-104.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sheaf.
Fanon, Frantz. 1963.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New York: Grove Press.
Faulks, K.. 2000. Citizenship.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raser, N.. 1995. From Redistribution to Recognition? Dilemmas of Justice In a “Post-socialist” Age. New Left Review, 212: 68-93.
Fraser, N.. 2001. “Recognition without Ethics?” in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8(2-3): 21-42.
Fuller, N. J.. 1992. The Museum as a Vehicle for Community Empowerment: The Ak-Chin Indian Community Ecomuseum Project. In Karp, I., Kreamer, C.M. and Lavine, S.D. Eds., 1992.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The Politics of Public Culture, pp.327-366.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Gellner, E..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onzalez, V. V.. 2009. Consuming “Polynesia: Visual spectacles of native bodies in   Hawaiian tourism. In Norman K. Denzin, Ed., Studies in Symbolic Interaction, Volume 33, pp.191-216.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Gonzalez, V. V.. 2009. Consuming “Polynesia”: Visual spectacles of native bodies in Hawaiian tourism. In Norman K. Denzin, Ed., Studies in Symbolic Interaction, Volume 33, pp.191-216.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Graburn, Nelson H. H.. 1983. Art, Ethno-Aesthetics and the Contemporary Scene. In Sidney M. Mead and Bernie Kernot, Eds., Art and Artists of Oceania, pp.70-79. Palmerston, NZ: Dunmore Press, Mill Valley, CA: Ethnographic Arts Publications.
Grimes, William. 1988. The Indian Museum’s Last Stand.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7.
Hallam, E. and B. V. Street. 2000. Cultural Encounters: Representing Otherness. London: Routledge.
Hilden, P. & Huhndorf, S.. 1999. Performing 'Indian' i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Social Identities, 5 (2): 161–183.
Hill, Tom and Trudy Nicks. Eds. 1992. Task Force on Museums and First Peoples. Ottawa Assembly of First Nations and CMA.
Hobsbawm, E. J..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oks, bell. 1992. Eating the other: Desire and resistance. In Black Looks: Race and Representation, pp. 21–39. Boston: South End Press.
Jacknis, I.. 2006. A New Thing?: The NMAI in Historical and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American Indian Quarterly, 30(3/4 ): 511-542.
Jordan, G. and C. Weedon. 1995. Cultural POLITICS: Class, Gender, Rac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Jordanova, L.. 1989. Objects of Knowledge: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P. Vergo ed.. The New Museology, pp. 22-40. London: Reaktion.
Kaplan, E. S. 1994. Introduction. In E. S. Kaplan, Ed., Museums and the Making of “Ourselves”: the Role of Objects in National Identity, pp.1-15.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Karp, I.. 1991a. Cultures and Representation. In I. Karp and S. D. Lavine, Eds., Exhibiting Cultures: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pp. 11-24. Washington D.C. and Lond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Karp, I.. 1991b. Other Cultures in Museum Perspective. In I. Karp and S. D. Lavine, Eds., Exhibiting Cultures: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pp. 375-385. Washington D.C. and Lond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Kirshenblatt-Gimblett, B. 2000. The Museum as Catalyst, presented at the Museums 2000: Confirmation or Challenge, organized by ICOM Sweden and the Swedish Museum Associ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u.edu/classes/bkg/web/vadstena.pdf.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ymlicka, W. & Norman, W.. Eds.. 2000. Citizenship in Diverse Socie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mbertus, S.. 2002. Canada's Aboriginal Peoples and Intersecting Identity Markers: Resear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Multiculturalism (DRAFT).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Anthropology.
Lavine, S. D.. 1992. Audience, Ownership, and Authority: Designing Relations between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In Karp, I., Kreamer, C.M. and Lavine, S.D. Eds., 1992.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The Politics of Public Culture, pp.137-157.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Leblanc, Daniel. 2012. Museum of Civilization to change name, focus only on Canadian history. The Global and Mail. Retrieved 06 30, 2014, from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national/museum-of-civilization-to-change-name-focus-only-on-canadian-history/article4611129/.
Lidchi, H.. 1997. The Poe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Exhibiting Other Cultures.In S. Hall, 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pp. 151-222. London: Sage.
Lonetree, A.. 2008(2006). “Acknowledging the Truth of History”: Missed Opportunities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In A. Lonetree and A. J. Cobb, Eds.,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Critical Conversations, pp.305-330.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Losche, D.. 2007. Memory, Violence and Representation in the Tjibaou Cultural Centre, New Caledonia. In N. Stanley, Ed., The Future of Indigenous Museums, pp.70-77.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Macdonald, J.. 2003. Museums, national, postnational and transcultural identities. Museum and Society, 1(1): 1-16.
McGuigan, Jim. 2004. Rethinking Cultural Policy. Maidenhead: Open University.
McIntyre, D..2006.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and Public Discourse: the role of public policies in the nation's cultural debates. Museum International, 58(4): 13-20.
McIntyre, Darryl & Kirsten Wehner, Eds. 2001. National Museums: Negotiating Historie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anberra: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McLean, F.. 2005. Museums and National Identity. Museum and Society, 3(1): 1-4.
Message, K.. 2009. Culture, citizenship and Australian multiculturalism: The contest over identity formation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Humanities Research, XV(2): 23-48.
Ministry for Culture and Heritage. 2009. CULTURAL INDICATORS FOR NEW ZEALAND Tohu Ahurea mō Aotearoa 2009. Wellington.
NMAI, 2000. The changing presentation of the American Indian: Museums and native culture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O'Neill, Mark. 2016. Tainan - a Chinese city that celebrates its Japanese colonial past. Post Magzine. April 17. http://www.scmp.com/magazines/post-magazine/travel-leisure/article/1935909/tainan-chinese-city-celebrates-its-japanese.
Philips, R. B.. 2006. Disrupting past paradigms: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and the First Peoples Hall at the 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 Public Historian, 28(2): 75-80.
Pieterse J. N., 2001. Hybridity, so what? The anti-hybridity backlash and the riddles of recognition. In: Lash, S., & Featherstone, M. Eds.. 2002. Recognition and difference: Politics, identity, multiculture, pp.219-246. London; Sage.
Pieterse, J. N.. 2005(1997). Multiculturalism and museums: Discourse about other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In G. Corsane, Ed., Heritage, Museums and Galleries: An Introductory Reader, pp.163-18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itt, A. & D. Britzman. 2003. Speculations on qualities of difficult knowledg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 experiment in psychoanalytic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16(6): 755-776.
Pratt, M. L.. 1992.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turatoin. New York: Routledge.
Pratt, M.L.. 1991. Arts of the Contact Zone. Profession, vol. 91, pp. 33–40.
Robertson, J. & McDanial, C., 2010. Identity. In Robertson, J. & McDanial, C. Eds., 2010. Themes of Contemporary Art: Visual Art after 1980, pp.36-7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ss, Andrew. 1994. Cultural Preservation in the Polynesia of the Latter-Day Saints. The Chicago Gangster Theory of Life: Nature’s Debt to Society, pp. 21-98. London: Verso.
Ruffins, F. D.. 1997. Culture Wars Won and Lost: Ethnic Museums on the Mall, Part I: The National Holocaust Museum and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Radical History Review, 68: 79-100.
Sherman, D. J., & I. Rogoff, Eds.. 1994. Museum Culture: Histories, Discourses, Spectacles. Mi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hohat, Ella, and Robert Stam. 1994. Unthinking Eurocentr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Media.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Song, S.. 2014. Multiculturalism. Retrieved 09 18, 2014, fro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multiculturalism/
Stanton, M. E.. 1989. The 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 a multi-ethnic model of seven Pacific cultures. In V.L. Smith, ed.,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pp. 247-262.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tanton, J. E.. 2011. Ethnographic Museums and Collections: From the Past into the Future. In Des Griffin and Leon Paroissien, Eds., Understanding Museums: Australian Museums and Museology, pp.1-6. Canberra: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http://nma.gov.au/research/understanding-museums/_lib/pdf/Understanding_Museums_whole_2011.pdf
Stevenson, N. 2003. Cultural Citizenship: Cosmopolitan Questions. Maidenhead: Open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 1992.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p. 25-74.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T.. 1993. Anthropology and Multiculturalism: What is Anthropology That Multiculturalists should Be Mindful of It? Cultural Anthropology, 8(4): 411-429.
Urry, J.. 2002 (1990). The Tourist Gaze. London: Sage.
Vickers, E. 2009. Rewriting Museums in Taiwan. In F. Shih, S. Thompson, & P. F. Tremlett, Eds., Rewriting Culture in Taiwan , pp. 69-101. Abingdon: Routledge.
Vickers, E. 2010. History,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aiwan’s Museums: Reflections on the DPP-KMT Transition. China Perspectives, 3, 92-106.
Vrdoljak, A. F.. 2006. International Law, Museums and the Return of Cultural Objects. UK: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Wade, Alton L.. 1994. “Laie – A Destiny Prophesied,” Ensign, p. 68.
Wallach, A.. 1998. Exhibiting Contradiction: Essays on the Art Museum in the United States.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Webb, T. D.. 1993. Profit and Prophecy: The 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 and La‘ie’s Recurrent Colonialism. The Hawaiian Journal of History, 27:127-150.
Williams, R.. 1976.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oung, I. M.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