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藝文活動參與、美感經驗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ticipation in Artist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esthetic Experiences, and Well-Being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作者

系所: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

作者:郭書韶 / 碩士生 / 2017年

指導教授:陳嘉成

Blog Single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藝文活動參與、美感經驗與幸福感之現況及相關。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北部地區(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之公、私立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編製「大學生藝文活動參與、美感經驗與幸福感量表」為研究工具,共獲得513份有效問卷,將所得之有效問卷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s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摘要如下:

一、大學生之藝文活動涉入程度不高,大學生之藝文活動參與動機、美感經驗與幸福感之現況屬中上程度。
二、不同性別、年級、學院與科系、藝文活動參與同伴、可自由支配所得之大學生在藝文活動參與上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學院與科系之大學生在美感經驗上達顯著差異。
四、不同性別、年級、學院與科系之大學生在幸福感上達顯著差異。
五、大學生之藝文活動參與與美感經驗有正相關;美感經驗與幸福感有正相關;藝文活動參與與幸福感有正相關。
六、大學生藝文活動參與之「社群強化」及「自我恢復」對幸福感有預測力。
七、大學生美感經驗之「對美的理解力」、「審美的態度」及「對美的快感」對幸福感有預測力。
八、大學生之藝文活動參與及美感經驗能有效預測整體幸福感。

最後,根據量化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提供政府機關、藝文團體、大專院校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以提升臺灣大學生的軟實力。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rtist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esthetic experiences, and well-being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aiwan. The researchers adopted the method of survey and 51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rieved from university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including Taipei City, New Taipei City, and Taoyuan City.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a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participation in artist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esthetic experiences, and well-being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aiwan were all above the average level.
2. The difference of gender, grade, department, companion and disposable incom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participation in artist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3. The difference of gender and department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esthetic experiences.
4. The difference of gender, grade, and department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well-being.
5. The participation in artist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esthetic experiences, and well-being were all positively correlated.
6. The dimension of community - strengthening and self-recovery influence the prediction of well-being.
7. The dimension of understanding of aesthetics, attitudes toward aesthetics and pleasure from aesthetics affected the prediction of well-being.
8. The participation in artist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edicting well-being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aiwan, and so did aesthetic experience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aiwan, this study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for administrators of artist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and even future studies.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文化部(2016)。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網。取自http://event.moc.gov.tw/sp.asp?xdurl=HySearchG22013/SearchResult.asp&ctNode=676&mp=1。
王秀慧(2010)。高年級原住民學生參與藝文活動與阻礙之探究。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9/A29.htm。
王微茹(2007)。大學生之休閒需求、參與、滿意度及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王鶴琴(2004)。宜蘭縣推展藝術休閒文化成效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古宜靈(2000)。都市藝文活動參與與選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新北市。
台北市文化局(2003)。九十一年文化指標調查及建立。台北:台北市文化局。
白少琦(2012)。博物館觀眾藝文生活型態與休閒滿意度相關研究-以台北市立美術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朱光潛(1994)。談美。台北:書泉。
江合建(1999)。杜威美育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江奇純(2014)。藝文活動參與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澎湖縣新住民為研究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縣。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
行政院主計處(2001)。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吳奉靜(2008)。國小音樂才能班高年級學童藝術活動觀賞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宗瓊(2001)。旅遊涉入程度之研究-以海外旅遊產品選購為例。觀光研究學報,7(2),125-139。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法-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操作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五南。
吳冠嫻(2013)。美感素養與工作品質、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珩潔(2002)。大台北地區民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亦園(1984)。高雄市民文化需求與文化參與之研究。高雄市:高雄市政府研考會。
李建國(2012)。大學生生活壓力、人格特質及其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斐瑩(2007)。2006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觀眾研究。藝術學報,80,1-26。
李新民、陳密桃(2006)。樂觀悲觀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大學在職專班學生為例。教育學刊,32,1-43。
李鍾元(1982)。休閒活動。明德基金會生活素質研究中心研討會論文集,2,181-187。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青津(2004)。國小視覺藝術美感教育之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素卿(2009)。美感經驗對課程美學建構之啟示。東海教育評論,3,43-70。
林逢祺(1998)。美感經驗與教育。教育研究集刊,41,155-170。
林皓雯(2015)。中學生的美感經驗與藝文活動參與之現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群英(2004)。藝術概論。台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施欣宜(2011)。北市非藝術科系國立大學生表演藝術消費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施翠峰(1986)。民間藝術概論。台灣省七十五年度社區民俗才藝暨康樂輔導人員研習會實錄。臺灣省社工處。
洪凡育(2002)。台灣地區民眾參與音樂表演藝術活動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得惠(2003)。高雄市中高齡婦女的文化活動參與、阻礙及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洪詠善(2008)。美感經驗觀點的教學再概念化(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 合譯(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anjit Kumar原著。台北:學富文化。
夏學理(2011)。展演機構營運績效管理。台北:五南出版社。
孫旗(1992)。藝術美學探索。台北:結構群文化。
徐桂峰(1984)。藝術大辭海。台北:華視。
徐意婷(2013)。藝術大學學生美感經驗對購買智慧型手機之消費價值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徐禎(2007)。審美認知、審美體驗與大學生綜合幸福感的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西南大學,重慶。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G. Bammel & L. L. Burrus-Bammel原作。台北:桂冠。
翁菁璝(2013)。女大學生休閒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以某國立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高俊雄(1995)。運動休閒管理論文集(一)。台北:品度。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小蕾(2008)。台灣地區民眾藝文休閒活動參與程度之研究─以總體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張少熙(2003)。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文俊、郭立梅(2008)。自我認同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以藝術品味為例。研究台灣,5。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原誠(2015)。學生美感經驗、創意自我效能與創造力之研究:教師創造力教學的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張惠蘭(2007)。學童參與藝能團隊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以臺北縣樹林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統計處(2016)。教育統計查詢網。取自https://stats.moe.gov.tw/qframe.aspx?qno=MQA5ADEA0。
章元(2010)。藝術與美學(初版)。台北:普林斯頓國際。
連振杰(2009)。運動員休閒生活認知與參與體驗之研究─以南區大學院校慢速壘球校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郭俊廷(2012)。大專生參與藝文活動現況與其對美感教育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郭俊賢(1994)。大學生之快樂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郭惠蘭(2003)。中部地區國小學生藝術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木金(1996)。美感經驗、美感活動對國小教師美育教學之影響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77-209。
陳水冰(2004)。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之策略規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春壅 (2000)。民眾參與藝文活動取向之研究-宜蘭縣(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陳朝平(2000)。藝術概論。台北:五南。
陳琦媛(2006)。大台北地區青少年參與藝文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琴惠(2011)。新竹縣市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藝文活動參與現況、需求與推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彰儀(1989)。休閒生活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淑馨出版社。
陳築萱(2007)。美術館親子觀眾互動模式與美感經驗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北市立美術館2006、2007年典藏常設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瓊花(2001)。藝術概論。台北:三民。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8(1),115-137。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417- 441 。
曾肅良(2008)。藝術概論。臺北市:三藝。
曾增栩(2006)。慈濟九二一希望工程南投縣某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美感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游森期、余民寧(2006)。網路問卷與傳統問卷之比較:多樣本均等性方法學之應用。測驗學刊,53(1),103-127。
黃長發(2006)。大學生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1),25-41。
詹惠茹(2012)。大學生生活角色重要性與幸福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漢寶德(2002)。美感教育的有效途徑。明道文藝,313,4-9。
趙文祺(2003)。體驗教育活動參與者內在動機、活動投入程度與神馳體驗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趙鋅安(2006)。鼓樂教學對低成就原住民學童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臺東市。
劉千美(2000)。藝術與美感。臺北市:臺灣書店。
劉文潭(1989)。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台北:聯經。
劉昌元(1986)。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
劉姿廷(2007)。社區文化資源應用於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教育之研究-以台北市保安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珂銘(2016)。臺中市公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的休閒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滕守堯(1998)。審美心理論述。四川:人民出版社。
潘金定(2006)。臺灣社區大學學生美感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蔣 勳(2000)。藝術概論。台北:東華。
鄭入嘉(2013)。大學生人格特質、情緒智力、社會支持、休閒調適策略、物質價值觀對幸福感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鄭味玲(2007)。屏東縣國中生休閒活動參與、休閒態度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淑敏(1996)。杜威的審美經驗論(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鄭語謙(2016)。教部美感教育挨批!立委轟:難怪附中美術班傳停招。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6885/1577568。
鄭曉華(2009)。藝術概論。台北:五南。
賴家馨(2002)。休閒阻礙量表之編制-以台北市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賴晨嘉(2011)。台北藝文活動參與者之特質、動機與活動參與之有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謝東山(2000)。藝術概論。台北:偉華。
謝季宏(2005)。高級統計學(未出版的講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顏婉吟(2006)。節慶文化活動服務品質之探討-以基隆中元文化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龎配甄(2012)。高雄市國小教師藝文活動參與類型喜好、涉入程度與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籃文彬、游森期(2014)。大學生正負向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類,28(2),25-50。


貳、西文部份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s perception of life quality. N.Y.: Plenum Press.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edge.
Beard, J. G., & Ragheb, M. G. (1983). Measure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5(3), 219- 228.
Bradburn, N. M., & Noll, C. E. (1969).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Chicago, IL: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Bradburn, N. M. & Caplovitz, D. (1969).Reports on Happiness: A Pilot Study of Behavior. Related to Mental Health. Chicago: Aldine.
Campbell, A. (1976).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31(2), 117-124.
Corey, L. M., Keyes, C. L. M., & Magyar-Moe, J. L. (2004). The measurement and utility of adult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Ed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 handbook of models and measures (p. 411-425).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80). 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Happy and unhappy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668-678.
Csikszentmihalyi, M. & Robison, R. E. (1990). The art of seeinganinterpretation of the aesthetic encounter. Pasadena, CA: Typeceraft.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Dewey, J. (1934).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Perigee Books.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Diener, E., Suh, E. M., Lucas, R. E., & Smith, H. L. (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 276-303.
Diener, E., Emmons, R. A., Larsen R. J., & Griffin, S. (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 71-75.
Donnat,O. (2003). Regards croisés sur les pratiques culturelles. Paris: Documentation Française.
Dufrenne, M. (1953). The Phenomen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rans. Edward S. Casey (1973).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Emmons, R. A. (1991). Personal strivings, daily life events, and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9(3), 453-472.
Falk, J.H. (1998). A framework for diversifying museum audience. Museum News, 77(5), 36-39, 61.
Godbey, G. (1994).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Hall, J. R., & Neitz, M. J. (1993). Culture :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Keaney, E. (2008). Understanding arts audiences: existing data and what it tells us. Cultural Trends, 17(2), 91-113.
Keyes, C. L. M. (1998). Social well-being.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1(2), 121-140.
Maslow, A.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50), 370-396.
Mennell, S. (1979).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on the study of culcural needs. Sociology Review, 13(2), 235.
Michalos, A. C.(1985). 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6, 347-414.
Michalos, A. (2005). Art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n exploratory stud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71(3), 11-59.
Naisbitt, J. (1990). Megatrends 2000: Ten New Directions for the 1990s. New York: William & Morrow Company.
Oishi, S., Diener, E., Suh, E., & Lucas, R. E. (1999). Value as a moderator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7, 157-184.
Rim, Y. (1993). Values, happiness and family structure variabl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5(5), 595-598.
Ryff, C. D. (1989).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6), 1069-1081.
Seligman, M. E. P. (2011).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Simon & Schuster (1983). Webster’s new twentieth century dictionary (2nd Ed.). British: Unabridged.
Slater, A. (2007). „Escaping to the gallery‟: Understanding the motivations of visitors to galle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12(2), 149-162.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2), 101-160.
Waterman, A. S. (1993). Two conceptions of happiness: Contrasts of personal expressiveness (eudaimonia) and hedonic enjoy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4), 67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