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教師管教方式、 同儕關係品質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enting Style, Teacher Discipline, Peer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Well-Be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作者

系所: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

作者:翁敏甄 / 碩士生 / 106年度

指導教授:陳嘉成

Blog Single

中文摘要

近年來,大家常以幸福感來作為衡量人們的心理健康的標準,因為有許多研究指出幸福感程度較高的人,也較為健康。研究者為國民中學教師,長期與學生相處,發現國中青少年的行為表現及價值觀深受父母及師長的影響,情緒起伏也易受同儕關係而波動,研究者認為在國中青少年的小小世界中,父母、師長及同儕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角色不只影響他們如何待人處事,更關乎著他們的心理健康。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研究與幸福感之現況與相關程度。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大台北地區(台北市、新北市)的公立國民中學為研究對象,以「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教師管教方式、同儕關係品質與幸福感量表」作為研究工具,共回收有效樣本581份,將所獲得的有效問卷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s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根據統計結果,摘要如下:
一、 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多為開明權威。
二、 國中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多為寬鬆民主。
三、 國中生知覺同儕關係品質屬中上程度。
四、 國中生知覺幸福感為中等程度。
五、 父母教養中的「關懷反應」與「要求規範」與幸福感呈正相關。
六、 教師管教中的「關懷反應」與幸福感呈正相關;「要求服從」與幸福感呈負相關。
七、 同儕關係品質各構面與幸福感呈正相關。
八、 父母教養方式及教師管教方式中的「關懷反應」及同儕關係品質中的「衝突解決」、「情感連結與陪伴」能有效預測幸福感。
最後,根據量化結果提出建議及討論,期盼此研究結果提供教育單位、社福團體在做相關規劃時予以參考,以提升台灣國中生的幸福感。

Abstract

Nowadays, physiological well-being is seen as a standard and used widely to evaluate the mental heath. The writer, a junior high school’s teacher believes that teenagers’ moods, values, behaviors and well-being are affected by their parents, teachers and peer groups. As a resul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well-being and three variable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wareness of parenting styles, teacher disciplines, and peer relationships quality. This study used well-being as dependent variable and 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parenting styles, teacher displines, and the quality of peer relationships. The survey covers the sample in Taipei and New Taipei city. The number of total effective samples are 518. These quantitative data were analys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ing:
1. Mos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wareness parenting style tends to be Authoritative- Reciprocal.
2. Most of junior high school’s students aware their teacher discipline tending to be Indulgent- Permissive.
3. The quality of pe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slightly above the average.
4. The status of well-being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around the average level.
5. The dimention of parenting, “Response” and “Requair”,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the well-being.
6. The dimention of teacher displine, “Reflection”,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well-being, while the other dimention “demand” has a nagtive correlation with well-being.
7. All dimentions of peer relationship quality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well-being.
8. There are three variables, Parents’ and teacher’s “response”, peer relationships’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affective bond & companionship”, which can predic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ll-being effectivel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he study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fields and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天下文化 ( 2015年10月20日 )。天下文化。2017年12月29日 擷取自天下文化:https//www.facebook.com/bookzone.fans/posts/10153092112917213
王今(2014)。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態度、正向情緒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王以仁(2007)。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心理。
王姿聖(2015)。教師管教風格與學生感恩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8(2),84-98。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田育瑄(2017)。青少年快樂嗎?OECD:青少年主要壓力來源是霸凌。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422。
刑泰釧(2004)。教師法律手冊。台北:教育部。
朱鈺雲(2013)。教師管教教方式、親子關係、同儕關係與學習適應 ─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台北市。
余民寧、謝進昌、林士郁、陳柏霖、曾筱婕(2011)。教師主觀幸福感模式之驗證與調查研究。測驗學刊,58 (1),55-85。
吳玉梅(2017)。國中生休閒活動參與及幸福感之研究 -以屏東縣立潮州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屏東縣。
吳克振(2013)。青少年自我中心、父母教養態度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以臺北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吳欣穎(2014)。國小學生知覺父母管教方式與課堂不禮貌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吳芝凡(2015)。父母教養方式對生涯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 以臺南市十二年國教政策之國中九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吳青環(2016)。青少年的人格特質、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性研究—以嘉義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博士倫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書嫺(2015)同儕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彰化縣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吳清山(1987)。國民中學導師性別、職業教育背景與管教態度對學生生活適應的影響。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吳清山(1996)。教師管教權責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刊(5),123-135。
吳淑芬(2013)。嘉義縣國小教師社會支持、幸福感、校長領導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瓊洳(1997)。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呂敏昌(1993)。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李佳容(2017)。國中生正向情緒、同儕關係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李卷肯(2013)。國小學生知覺藥師管教方式與同儕關係對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台北市。
李玲玲(2014)。國中生師生依附、教師管教方式與適應困難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秋慧(2013)。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習適應、友誼品質對幸福感之影響-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李慧強(1989)。家庭結構、母子關係和諧性對子女生活適應及友伴關係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邢精霞(2012)。國小高年級關係霸凌行為與同儕互動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周甘逢 (2003)。輔導原理與實務。高雄市:復文出版社。
周翠紅(2013)。青少年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林世清(2013)。父母負向言語、教養態度對國中生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林妍均(2014)。國中生知覺家庭關係、親師關係、同儕關係與班級生活幸福感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淑美(2008)。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手機使用與親子衝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淑菁(2005)。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關係性攻擊及外顯性攻擊與其友誼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林項爵(2010)。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瑞英(2011)。國小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慧姿(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邱雅玲(2009)。國小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人權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邱錦堂(2002)。國中導師信念、班級經營策略對班級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施佩芳(2002)。國小級任教師權力類型與學童學校壓力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13 (下),183-210。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高雄市。
胡詠婷(2013)高雄市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與家庭生活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胡興(2011)。澎湖縣國民小學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范梅英(2008)。青少年人格特質、感恩心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孫旻儀(2005)。國中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在校行為表現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孫旻儀、王鍾和(2008)。「教師管教方式量表」之編製及模式之驗證研究。測驗學刊,55 (3),611-633。
徐士翔(2009)。國小學童同儕關係、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相關研究—以台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徐安立(2013)。大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尊高低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徐君怡(2000)。不同依附關係之國小六年級學童友誼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徐珮旂(2010)。國中生父母教養態度、友誼品質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馬藹屏(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0)。心理學思想的流變:心理學名人傳。台北:東華書局。
張詩涵(2016)。貧困家庭青少年知覺父母管教方式、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調整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綺恒(2015)。青少年父母教養、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教育部(無日期)。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2017年11月21日 擷取自 http://web.thu.edu.tw/s921715/www/new_page_44.htm
梁忠軒(2002)。國中生之幸福感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心儀(2013)。從道德推理、情緒歸因與父母教養方式探討青少年偏差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許舒雅(2008)。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友誼品質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綾玲(2016)。青少年的民主父母管教、同理心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郭明惠(2013)。高中生的幸福感、生涯自我效能和父母教養態度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俊賢(1994)。大學生之快樂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郭靜晃(1998)。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玉玲(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幸福感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武天(2007)。國中學生同儕關係、偏差行為與中途輟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俊、張積家(2006)。小學生對不同管理行為類型教師管教信息的情緒反應和行為傾向。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4 (1),56-62。
陳勇祥(2010)。教師管教紅綠燈。台灣教育 Taiwan Education Review,41-43。
陳宥慈(2016)。臺南市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學習適應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陳祖瑞、張志銘、詹正豐(2014)。以社會支持為干擾變項探討運動性社團對學業成績之影響。運動休閒餐旅研究,9 (1),1-21。
陳婉英(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教師管教方式、 社會興趣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陳敏瑜(2007)。國中教師管教信念、管教目標與管教策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德嫺(2007)。父母管教方式與同儕團體特質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 (1),115-137。
陸洛、翁克成(2007)。師生的傳統性與現代性、關係的契合性對師生互動品質及學生心理福祉影響之初探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27),81-118。
彭菊仙(2017年08月14日)。不在乎分數的父母,孩子「零壓力」?一個國中生的告白:成績殿後,我會快樂嗎?。2018年06月14日截取自商業周刊: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20499&type=Blog&fb_comment_id=1419625041449876_1421165377962509#f11c712a4c23534
湯仁燕(199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程景琳(2010)。社交計量及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青少年關係攻擊及孤寂感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2 (1),143-162。
黃于芩(2014)。父母教養方式、教師管教類型 與道德行為之研究 ─以桃園縣公立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黃法川(2017)。啟聰學校高中職聽障生之溝通順暢度、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幸福感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黃玫玉、林惠雅(2012)。國中青少年知覺導師管教行為與其在校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輔仁民生學誌,18(2),145-166。
黃秉浤(2013)。新住民子女親子溝通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黃春惠(2014)。國中生同理心發展、復原力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郁(2007)。國中生人格特、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黃姬芬(2002)。國小教師管教信念與管教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黃家燊(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內外控信念、父母及教師管教方式與焦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黃振賢(2011)。國小學生班級同儕關係與霸凌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資惠(2002)。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騏嘉(2007)。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葉奇浚(2016)。新北市國中學術性向資賦優異學生學業成就、休閒參與、同儕關係、家庭支持對幸福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葛煜仁(2013)。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及同儕關係隊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廖文妙(2015)。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感恩心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嘉義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廖紀琁(2015)。國中生依附關係、友誼品質與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趙梅如、王世億(2013)。大學生同性友誼品質之內涵驗證及性別差異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4 (4),829-852。
劉名誼(2014)。國中生網路沉迷情形、同儕關係與性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劉修豪(2015)。友誼品質預測學業成就表現之追蹤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蔡秀玲、楊智馨(1999)。情緒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蔡雅玲(2016)。國中生生活壓力、人際關係對幸福感之研究─以桃園市富岡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桃園市。
鄭婷云(2013)。青少年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與優勢能力表現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盧怡蒨(2013)。高中生的友誼品質、同儕接納與心理福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賴育翎(2011)。國小學生知覺教師管型態與快樂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謝季宏(2005)。高級統計學。未出版講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戴淑梅(2004)。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簡茂發(1997)。外力介入令人憂心。師說 (105),16-17。
藍珮君(2006)。國中女生關係攻擊行為及意圖歸因、友誼品質、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顏光正(2010)。臺北市國中導師管教方式與學生學業成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蘇筱容(2016)。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自尊、情緒調節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二、西文部分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94).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life quality. NY: Plenum.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Routedge.
Baumrind, D. (1977). What research is teaching us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uthoritative and authoritarian child-rearing styles. In D. E. Hanachek (Ed.), Human dynam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3rd ed.). Boston : Allyn & Bacon.
Baumrind, D. (1991).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adolescent Competenceand substance us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1(1). 56-95.
Brendgen, M., Markiewicz, D., Doyle, A.-B., & Bukowski, W. M. (2001). The relations between friendship quality, ranked-friendship preference, and adolescents’ behavior with their friend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47(3), 395–415.
Bukowski, W. M., & Hoza, B. (1989). Popularity and friendship: Issues in theory, measurement, and outcomes. In T. J. Berndt & G. W. Ladd (Eds.), Peer relationships in child development (pp. 95-131). New York: John Wiley.
Charles, C. M. (1999). Building classroom discipline (6th ed.). New York: Longman.
Campbell, A. (1981). The sense of well-being in America. New York:McGraw-Hill.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268.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Gauze, C., Bukowski, W. M., Aquan-Assee, J., Sippola, L. K. (1996). Interactions betwee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friendship and associations with self-perceived well-being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67, 2201-2216.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an’s development.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acobsen, B. (2007). What is happiness? Existentail analysis. Jounal of the Society for Existentail Analysis, 18, 39-50
Lu, L. (2006). Cultural fit: Individual and societal discrepancies in values, beliefs and SWB.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6, 203-221.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 Vol . 4. Socialization ,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p.1-101).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Maslow, A.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50), 370-396.

National Education Assoication. (2007). Are you a bully? Retrieved from http://www.nea.org/tools/14654.htm

Parker, J. G., & Asher, S. R. (1993). Friendship and friendship quality in middle childhood: Links with peer group acceptance and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dissatisfac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4), 611.
Schmidt, L. J., & Jacobson, M. H. (1990). Pupil Control in the School Climat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19692)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Niorton.Teyber, E. (1997).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psychotherapy: A guide for clinical training (3rd ed). Pacific Grove, CA: Book/Cole.
Thomas, K. W. (1976). Conflic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M. Dunnette (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 psychology. Chicago: Rand McNaiiy.
Tomal, D.R. (2001). A comparison of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teacher discipline styles.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 30(1), p.38-40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2), 10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