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迷幻藝術風格運用在動態海報之研究與實驗性創作

‘Gèn’ A Study and Experimental Design of Psychedelic Art in Animated Poster

作者

系所: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作者:李蕊庭 / 碩士生 / 107年度

指導教授:張妃滿

Blog Single

中文摘要

二十世紀六年代的社會如同每個世代,皆有當時所需面臨的議題與爭鬥,社會的種種弊端催生出激進改革的群眾,從母文化中脫穎而出的次文化團體,形成了崇尚自由、反對資本社會的嬉皮文化,人們主張平等與人權以及身心靈的自由,運用創作來傳遞心境的變化與自我感知,以知覺與聽覺型塑視覺,進而創造了迷幻藝術此種獨特鮮明的風格。

本研究創作探討迷幻藝術海報之風格特色,並彙整此風格演變至當代的脈絡,選取二十世紀六年代的代表性海報,以及受迷幻藝術風格影響的當代海報數個樣本,利用文獻分析法歸納得知從拒絕資本主義推崇自然創作的迷幻藝術,經過社會變遷、文化革命、時代的流變後,轉型接納科技媒體與數位輸出等創作途徑,在視覺的表現上以扭曲變形、裝飾性文字、重複漸變與強烈的對比色調等,使人產生迷幻的視覺饗宴。本研究創作系列主題分別為「覺醒、鍵接、混沌、結晶、無限、生命之花」,運用迷幻藝術扭曲、波浪、變形以及交錯重疊的技法,探討關於人體內在的奧妙、心靈的成長以及靈魂的解構,呼應嬉皮精神的愛與和平,著墨於心靈層面的感知,利用當代的軟體技術融入迷幻藝術風格,結合3D建模與電腦繪圖技術,並加入時間的元素使圖像產生迴轉、伸縮、漸變、閃爍等動態效果,完成時代下新媒體科技與藝術結合之產物,以實驗性的精神給予觀看者強烈視覺衝擊的迷幻藝術風格之動態海報創作,期望解放現代人在壓力下所封閉的心靈,透過迷幻與絢麗的視覺效果獲得感知釋放,體會隱身於萬物之真理以及自我覺醒。

Abstract

Every generation shares the same background and the social issues, and so does 1960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social revolutions, many subcultures jump out from the mainstream and form a brand-new style, which advocates freedom and fights against capitalism. People advocate 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as well as the freedom of both body and mind, using art crafts to deliver the changes of mind and the self-perceptions and further create such unique style, “the Hippie Culture”.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features of psychedelic art posters and the changes of this style by delicately choosing the representative ones in 1960s. From the analysis done in documents induction method, we realize that after social changes, cultural revolutions, and time elapses, hippie cultures start to accept the science media and digital output, and other modern approaches of creation. In this research, the theme can be separated into six categories, “Consciousness-raising, Connection, Chaos, Crystallization, Infinity, and The Life of Flower”.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psychedelic twists, curves, deformations, and interlocking overlaps to reveal the mystery of human bodies and the growth of souls; Nowadays, with the 3D modeling process and computer graphic techniques, many new elements have been added into the original. Such experimental combination brings both physical and spiritual feasts to the audiences to once again feel the truth hidden in the great arts.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受之(2000)。世界現代平面設計。臺北:藝術家。
王慶節、陳嘉映 譯(1990)。存在與時間(原著:Heidegger M)。臺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聯合出版。
王蕊(2016)。60年代牆面上的嬉皮文化。藝術與設計,10期,2018年8月17日,取自:http://m.dooland.com/index.php?s=/article/id/917060.html。
王紀丹(2017)。新媒介傳播下的平面設計視覺語言。藝術品鑑期刊,3期,P.134。
王凱儷(2007)。就是少一隻-從次文化概念分析設計師玩具:論次文化設計。實踐大學產品與建築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方永泉(2005)。從次文化研究到後次文化研究-談西方次文化研究的演變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中等教育第56卷,5期,P.24-47。
皮道堅、邵宏(2005)。中外美術簡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田中正明(1988)。視覺傳達設計。六和出版。
呂叔湘、丁聲樹(1978)。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P.141。
呂清夫 譯(1985)。藝術與設計的平面構成(原著:朝昌直巳)。台北:梵谷出版社。
何育真(2017)。深度休閒之「動態圖像」音樂欣賞教學研究—以美感教育目標導向之音樂通識課程為例。休閒與社會研究,16期,P.35-66。
吳鼎武(1997)。顛覆傳統視覺設計語彙的新主張解放式的設計風格。中原學報,P.43-51。
吳鼎武(1998)。電腦輔助視覺傳達設計-平面構成轉換的實驗設計。中原學報第26卷,2期,P.57-65。
吳鼎武・瓦歷斯(1999)。嬉皮文化在現代設計風格中的語彙初探。美育期刊,105期,P35-42。
吳鼎武・瓦歷斯(2001)。乩視覺Visual Trance。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吳定(2003)。公共政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邢東風(2016)。鈴木大拙訪華與北京佛教舊影。佛光學報第2卷,1期,P.291-322。
李采容、張瓊如、黃玉羽(2015)。動態圖像之市場發展性研究—以頻道包裝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P.157-175。
林熒 譯(2013)。脈輪全書:意識之旅的地圖,生命之輪的指南(原著:Anodea Judith)。臺北:積木出版社。
林榮觀(1993)。商業廣告設計。臺北:藝術圖書。
林品章(1990)。最新平面設計基礎。臺北:星狐出版社。
林品章(2013)。設計學方法論(第2版)。臺北:桑格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邱心柔 譯(2019)。松果體的奇蹟:覺醒內在潛能,改寫人生與身體的劇本(原著:松久正)。臺北:方智出版。
周業謙、周光淦 譯(1998)。社會學辭典(原著:Jary & Jary)。臺北:貓頭鷹出社。
袁曼麗(1993)。海報設計概論淺說海報設計。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臺北:五南圖書。
徐福廷(2019)。美式漫畫元素應用於次文化海報創作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徐徹天(2012)。《律動》–歐普藝術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張惠如(2000)。創意精選・海報設計篇。臺北:藝風堂出版社。
張韶勳(2007)。研究方法。臺中:滄海書局。
張鐵志(2007)。嬉皮之花的凋謝與重生。誠品好讀,80期,P.32-35。
張心怡(2007)。數位藝術展示方式個案研究—以2004與2005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藝術展為例。視覺藝術論壇,2期,P.95-111。
張婕妤(2008)。嬉皮文化中迷幻藝術風格運用於海報創作與研究,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張影(2017)。數字多媒體傳播形式對平面設計的影響研究。科技風期刊,p.94。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 譯(1995)。社會學(原著:N. J. Smelser)。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瀚凱、林品章(2004)。視覺動勢之視覺原則與其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應用探討。藝術學報,74期,P.81-98。
陳坤森(2007)。可供多人移動式互動使用之擴增實境系統及方法。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電子報,第十九期。
陳高明(2007)。淺談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設計,天津美術學院碩士論文。
陳啟榮(2008)。臺灣青少年次文化之初探研究。中等教育第59卷,2期,P.38-51。
陳瀚凱(2014)。動態圖像在動作特徵與審美因子關係上之研究。設計學報第19卷,4期,P.1-20。
郭晉富(2014)。嬉皮風格於東方文化融合之「形象創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怡嫣(2011)。初探法國新藝術女性肖像畫中側面像的風格特色。視覺藝術論壇,6期,P.80-107。
黃雅晨(2008)。運用虛擬實境數位學習於國小六年級兒童廟宇建築藝術認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靳埭強(1987)。商業設計藝術。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彭縱仁、練乃華(2005)。廣告音樂在不同涉入型態下之效果與影響機制。管理學報22卷,4期,P.415-428。
曾豊獻(2007)。Rave文化視覺藝術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彭嵋(2015)。平面設計中的維度拓展及其應用研究。北京工業大學碩士論文。學術堂,2019年3月6日,取自:http://www.lunwenstudy.com/jsjyj/117845.html。
楊清田、李傳房、陳俊宏(2004)。海報設計之色彩解構機制與傳達性研究。設計研究,4期,P.128-141。
楊清田(2005)。台灣當代海報設計的後現代性觀察。輔仁大學後現代研討會,P.159-274。
楊裕富(2010)。設計美學。臺北,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憲東(2013)。一沙一世界,剎那即永恆:自然界中的隱藏維度。宗教哲學季刊第63卷,P.1-18。
劉其偉(1999)。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雄獅出版社。
劉志宏(2000)。後現代布袋戲特質運用於普普藝術風格平面設計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劉靜(2010)。論次文化對設計的影響。包裝工程31卷8期,P.87-90
劉科宏、魏新芫、廖彥評、李泊諺(2012)。數位音樂製作-相片情境配樂。資訊傳播學報,P.101-107。
蔡綺(2003)。美國嬉皮文化迷幻音樂的設計風格,商業設計學報,7期,P.253-263。
蔡青雯 譯(2011)。當代藝術關鍵詞100(原著:暮澤剛巳)。臺北市:麥田,城邦文化出版。
蔡綺(2015)。迷幻搖滾音樂海報視覺設計。藝術與設計學報期刊,2期,P.55-73。
鄭月秀、龍思豪(2012)。臺灣動態式網路廣告之設計特性研究。藝術學報,91期,P.105-126。
謝汝萱 譯(2016)。尋找新樂園(原著:Fred Turner)。臺北:新樂園。
鍾佳沁(2002)。全球化下搖頭次文化再現之研究-台北的搖頭空間。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r6de9。
羅悅全、何穎怡 譯(2002)。迷幻異域-快樂丸與青年文化的故事(原著:Matthew Collin)。台北:商周出版。

外文文獻

Anna Lemind(2014)。New Study Finds That Friends Have Similar DNA。2019年5月20日,取自:http://themindunleashed.com/2014/07/new-study-finds-friends-similar-dna.html。
Bill Cranfield (Ed.) (2001)。Glitch Issue: Perfect Accidents完美意外。IDN, Volume18no.3, P13-48。
Phil Cohen (1972).‘Subculture conflict and Working-class community’in (eds.) ,The Subculture Readers ,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p.90-99.
Rob Alderson (2014). Celebrating the flyer art that helped define rave and acid house culture。It’s Nice That,2019年2月28日,取自:https://www.itsnicethat.com/articles/chelsea-louise-berlin-rave-art。

網路資料

江福貞(2004)。由青少年身心發展特質談青少年次文化,2018年8月25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0/40-26.html。
肖永一(2008)。後現代及後現代主義的特徵,2019年1月29日,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1d47480100mufh.html。
李殿魁(1994)。國語大辭典。2019年3月26日,取自:https://dacidian.18dao.net/。
李健緯(2010)。後現代美學。物質文化、藝術史與美學研究,2019年3月5日,取自:http://chianweilee.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_3268.html。
張鐵志(2018)。從嬉皮反文化到網路文化:一個尚未實現的美麗新世界。騰訊大家專欄,2019年2月24日,取自:http://dajia.qq.com/original/meitinxs/ztz20180207.html。
陳賽楠(2016)。數字化下平面設計的危機與機遇分析。學術堂,2019年3月5日,取自:http://www.lunwenstudy.com/jsjyj/112410.html。
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IDA)(2016)。什麼是致幻劑?。NIDA,2019年4月13日,取自:https://www.drugabuse.gov/publications/drugfacts/hallucinogens。
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IDA)(2018)。什麼是MDMA?。NIDA,2019年4月13日,取自:https://www.drugabuse.gov/publications/drugfacts/mdma-ecstasymolly。
傅茹璋(2013)。嬉皮風格。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2019年4月13日,取自:https://www.lilac.org.tw/phon/Columnist__.php?id=33。
謝伯讓(2018)。關鍵醫學院(十):聽得見顏色、聞得到聲音的「聯覺」是怎麼回事?。關鍵評論,2019年4月14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tnlcollegeofmedicine/109203。
鄭宇先(2018)。設計人你認識這些後現代的搖滾靈魂嗎。關鍵評論,2018年9月2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