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資源融入國中表演藝術教學之研究–以創意廣告單元為例

A Study on Performing Arts Curriculum Integrated with Multimedia Resources in Junior High School:Taking the Creative Commercial Lesson as an Example

作者

系所: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

作者:江晨誼 / 碩士班 / 107年度

指導教授:陳嘉成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多媒體資源,融入自編的創意廣告課程對學生表演藝術學習之成效,希望透過此課程使學生欣賞影音廣告的美感層面,分組合作與企劃,學習適切地運用多媒體資源與創造力進行廣告之創作,提升資訊素養並學習對同儕作品尊重與分享。為瞭解教學之歷程與結果,乃以大臺北地區某完全中學國中部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場域與對象。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研究目的為:(一)發展與規劃多媒體資源融入國中表演藝術課程(二)探討以多媒體資源融入國中表演藝術課程之實施歷程(三)探討多媒體資源融入課程對學生表演藝術學習之影響。進行為期共12節課的教學研究,以檢視學生是否能夠達到課程的教學目標,並對教學歷程與回饋做統整分析。
本篇論文分為五章探討,第一章提出本研究的動機、目的,及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二章針對多媒體資源、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表演藝術課程做相關文獻探討;第三章說明研究方法並帶入研究者設計的課程教案,教案中運用臺灣多媒體影音廣告引導學生對廣告媒體的認識,並透過編寫策劃、拍攝與軟體剪輯,激發學習動機與創造力,運用所學認知與分組討論共同創作一部影音廣告作品。第四章及第五章針對教學歷程、各階段學習成果,以及學生的學習回饋等研究結果做分析、建議與結論。
綜合研究發現與討論,本研究獲致之結論包含:(一)此課程設計以創意廣告單元為教材,結合多媒體資源之運用提升科技媒材認知與資訊技能應用能力,運用創造性思考教學策略活化學生思維,整合素養導向概念於課程內涵,結合合作學習與團隊精神,設計「創意玩廣告」課程包括四單元:「廣告好好玩」、「創藝大集合」、「廣告開麥拉」、「首映會」。(二)學生在課程中對於廣告題材富有學習興趣,且經教師引導其創作與表演意願高;教師省思方面則需彈性調整教學時間與開放討論空間。(三)多媒體資源融入課程對學生表演藝術之學習意願、資訊素養及藝術涵養都能有所成果與顯著影響。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of performing arts through multimedia resources which were assimilated with the self-compiled creative commercial lessons. Students could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aesthetics of video commercial through group working, planning, multimedia resources and creativity using,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producing, technology literacy enhancing, and showing the respects to their peers’ works et. al,.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the lectures, ninth-grade students from a class in Taipei area were invited to serve as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was adopted to conduct this research.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listed as follows: (1) to developed and design multimedia resources usage in performing arts lesson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2) to probe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being integrated in performing arts lesson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3)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lessons embedded with multimedia resources on students’ learning of performing arts. A total of twelve-week action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students could meet the standard of teaching goals. Also, analysises of the process and feedback of the lectures was conducted.
This thesis comprised five chapters. In Chapter One, the motivations, aims, domains, and restrictions of this research were provided. I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s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teaching methods assimilated with multimedia resources, and performing arts lessons assimilated with multimedia resources were discussed. In Chapter Three, methods, attached with the researcher’s teaching plan, were elaborated. Teaching plans, the advertising media to students through dynamic video commercial in Taiwan was introduced. Through producing dynamic commercials in groups,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were stimulated by programming, filming, and editing. In Chapter Four and Five, the teaching process, results of each phase, and feedback from students we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and further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Based on the finding and discussion, this study concluded: (1) Students’ cognition of technological materials and abilities of appl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re promot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se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while creative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these lessons.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reative thinking were used to ac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The Play Advertisements with Creativity lessons, integrated with the concept of literacy-based curriculum and combined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eamwork, included four units: Fun Advertisements, Creativity Gathering, 321 Action!, and Premiere. (2) Students were highly interested in advertising materials and willing to create and perform their own advertisement through the teacher’s guiding. Upon reflection, the teaching periods should be adjusted elastically and the room for discussion should be provided. (3) Lessons assimilated with multimedia resource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students’ aspirations to learn performing art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cultivation of art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井迎兆(2006)。電影剪接美學─說的藝術。臺北市:三民。
方永泉(2005)。從次文化研究到後次文化研究─談西方次文化研究的演變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中等教育,56(5),24-47。
毛連塭(1989)。實施創造思考教育的參考架構。創造思考教育,創刊號,2-9。
王全世(2000a)。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資訊情境的評估標準,資訊與教育雜誌,77,36-47。
王全世(2000b)。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8,23-31。
王岱伊(2001)。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王梅玲(1999)。引言一:圖書館與資訊素養教育。取自http://pkm.glis.ntnu.edu.tw/events/1999/0514%20pm/4-4.html,查詢時間:2018年2月17日
王瑋、黃克義(譯)(1993)。電影製作手冊(原作者:Pincus, E. & Ascher, S.)。臺北市:遠流。
王曉璿(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10(4),18-24。
行政院(2001)。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具體執行計畫。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吳沂木(1999)。淺談資訊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班級經營,4(1),47-52。
吳明隆(1998)。資訊革命與教育革新。公教資訊,2(2),18-32。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 M.Q. Patton)。臺北市:桂冠。
吳南志(2013)。國中視覺文化藝術教學中數位科技應用之研究—學生對數位科技教學與媒體廣告之解讀與態度(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吳美美(1996)。在新時空座標中的圖書館功能-談資訊素養教育。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2(2),29-52。
吳美美(1999)。從擴散原理論教師的資訊素養。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師大。
吳美美(2013)。公共圖書館與資訊素養教育。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1(2),26-33。
吳翠珍(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市:巨流。
吳聲品(2002)。電視後期製作析論。藝術學報,71,141-148。
宋曜廷(2012年9月17日)。十二年國教,要競爭力不要壓力。中國時報。取自http://203.68.26.4/chem/1011213.doc
宋曜廷、林世華、曾芬蘭(2013)。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試行版)-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表演藝術科)。臺北市:臺師大心測中心。取自https://www.sbasa.ntnu.edu.tw/SBASA/documents/ArtPF.pdf
李克東(2001)。大學及成人網路輔助學習經驗談。GCCCE/ICCAI 全球華人科技研討會(51-62頁),桃園市。
李宜珊(2012)。國小高年級運用電視廣告於視覺文化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沈中偉(2005)。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沈美如(2002)。公共圖書館讀者資訊素養之研究─以臺南市公共圖書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卓俊良(2001)。國民小學教師九年一貫課程教學資訊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周曉慧(2017)。生命活力、資訊素養與社群環境對組織知識分享影響之研究一以Facebook『阿榮福利味』社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元輝(2005)。從史學法度論臺灣電視史之撰寫—以「臺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六篇主題論文為例。新聞學研究,84,205-237。
林幸台(1984)。創造力的評量與研究。創造思考教育,1,15-16。
林金珠(2002)。雲林縣國中校園流行新詞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邱珮芝(2015)。故事型電視廣告對國中生創造力影響之探討:以光復高中國中部表演藝術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侯坤成(2010)。國中實施資訊融入教學意願之探討—以臺南市國中教師推動電子互動白板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立德大學(現康寧大學),臺南市。
侯昭妃(2015)。廣告應用情境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複句句型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侯靖男(2008)。資訊融入教學策略應用之研究-以南投縣名間國小資訊科技融入綜合活動領域為例。97年度技術小組專業成長研討會,南投縣教育網路中心。
姚光鎮 (2015)。數位多媒體影片製作技術之研究-以國防大學管理學院簡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桃園市。
施芳婷(2013)。創造思考教學融入高中藝術生活課程對進修學校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從創意廣告課程出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孫苑菱(2007)。高職廣設科「廣告創意思考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鶯歌高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憶嘉(2004)。線上評量系統應用於國小視覺藝術鑑賞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縣。
高新發、陳姝香(2012)。多媒體設計。新北市:全華出版。
高震峰(2001)。流行文化對視覺藝術教育的衝擊與意義-從趴趴熊的例子談起。現代教育論壇-藝術教育與流行文化論文集(59-66頁)。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張世平(1991)。行動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全成(2003)。E網打盡。美育月刊,134,62-64。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72,2-9。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張琬琪(2007)。青少年與成人對於電視廣告之審美判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張臺隆(2003)。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務的六個W。引自http://www.fees.chc.edu.tw/~ctl/
張麗麗(2002)。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教學評量。臺北市:桂冠。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homepage.ntu.edu.tw/~floratien/gen_whitepaper.files/mediaequipment.pdf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打造創造力國度。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s://goo.gl/W6zNEq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teach.eje.edu.tw/data/files/class_rules/all.pdf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領域。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s://goo.gl/xeYYvb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s://goo.gl/jCMFHe
教育部(2013)。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5/pta_2189_2524507_39227.pdf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教育部(2016)。2016-2020資訊教育總藍圖。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46563/65ebb64a-683c-4f7a-bcf0-325113ddb436.pdf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草案)。臺北市:教育部。
梁啟慧(2014)。談電影音樂及當代原創配樂大師。美育,202,15-24。
莊幸諺(2011)。教育大學師資培育生理解電視廣告與教學設計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福泰(2017)。莊福泰:什麼是素養導向教學。親子天下社群平台,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112
許北斗(2001)。廣告學。臺北市:東大。
許安琪,邱淑華(2004)。廣告創意。臺北市:智揚。
許祥熙(譯)(1987)。電影剪輯的奧妙:導演分鏡剪輯方法論(原作者:Reisz, K.)。臺北市:志文。
郭良文(1997)。地區性、國家認同與紐西蘭國族主義式廣告之建構-豐田汽車公司「歡迎到我們的世界」企劃案之研究。世新大學學報,7,165-193。
陳尚永、蕭富峰(譯)(2006)。廣告學(原作者:Wells, Moriarty, Burnett)。臺北市:華泰文化。
陳芸芸(譯)(2004)。視覺文化導論(原作者:Mirzoeff, N.)。臺北市:韋伯文化。
陳美岑(譯)(2008)。經硏究證明,廣告會控制妳的欲望(原作者:Kilbourne, J.)。臺北市:貓頭鷹。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雅慧(2017)。什麼是核心素養?跨越科目疆界、把知識用出來。親子天下社群平台社群平台。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285
陳敬衡(2002)。資訊素養在高中國文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龍安(2005)。創造思考的策略與技法。教育資料集刊,30,201-266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心理。
焦雄屏(譯)(2010)。認識電影(原作者:Giannetti, L. D.)。臺北市:遠流。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富順(1993)。我國成人識字教育之研究摘要。成人基本教育研究專集,臺北市:教育部社教司。
楊洲松(2003)。流行文化與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08,40-50。楊培斌(2017)。廣告創意也要玩策略【電子論壇】。掃文資訊社群平台。取自https://hk.saowen.com/a/05998276c76e7d7db7518b234188cf9eca7d18e867e0a9009d0630b913ea5d1d
楊惠芬(2017)。因為科技,影音廣告不同了。數位時代,280,12-16。
楊馥如(1996)。中學美術鑑賞教學-學習單設計。美育,73,31-42。
溫明正(2000)。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50,54-61。
詹志禹(2005)。人類的創造力從何而來。科學人,45,38-41。
廖敦如(2009)。建構社區文化圖像之藝術行動課程:「行動學習」導向在大學通識藝術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2),163-198。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國小戲劇創作課程之教學轉化。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元立(2011)。商業電影短片製作藝術之研究--以電視廣告影片為範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劉毅志(譯)(1989)。廣告人與創意(原作者:James Webb Young)。臺北市:天一。
樊志育(1995)。廣告學新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蔡俊男(2000)。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俊傑、溫偉柔(2012)。教師合作分析法與多元評量之比較―於表演藝術課程之運用。大專體育,118,14-19。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10)。從課程學理基礎論國民核心素養研究的重要性。現代公民素養教育研討會,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蔡清田(2011)。課程改革中的「素養」。幼兒教保研究期刊,7,1-14。
蔡清田(2014)。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臺北市:高教。
鄭自隆(譯)(1982)。廣告入門(原作者:L. Joel Amstell)。臺北市:聯經
鄭詩怡(2009)。國小六年級學童實施營養教育課程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蕭湘文(2003)。廣告創意。臺北市:五南。
蕭湘文(2009)。廣告傳播。臺北市:威仕曼文化。
賴沼妹(1983)。電視廣告之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謝清俊(1997)。談資訊的定義與特質。1997年網路網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臺北市。
簡木金(2004)。國小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羅文坤、鄭英傑(1989)。廣告學:策略與創意。臺北市:華泰。

英文部分
Cowen, T. (2013). Average is over: Powering America beyond the age of the great stagnation. New York, NY: Penguin Books.
Dockstader, J. (1999). Teachers of the 21st century know the what, why, and how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goo.gl/X9BNcu
Donald, M. (2010). The flexographic revolution: Neuropsychological sequelae. In Malafouris, Lambros, & Renfrew, Colin (Eds.). The Cognitive life of things: Recast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mind. Cambridge, England: McDonald Institute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71-80.
Hargreaves, A., Earl, L., Moore, S., & Manning, S. (2001). Learning to change: Teaching beyond subjects and standard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Lewin, K. (1946). Action research and minority problem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 34-46.
New London Group. (1996).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6, 60-92.
Paul, G. (2013). Effective advertising: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creativity. Vue, 22-24
Perkins, D. N. (1995). Person-plus: A distributed view of 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Salomon, Gavriel (Eds.), Distributed cognitions: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8-110.
Rychen, D. S., & Salganik, L. H. (Eds.). (2003). 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Göttingen, Germany: Hogrefe & Huber Publishers.
Weinert, F. E. (2001). Concept of competence: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In D. S. Rychen & L. H. Salganik (Eds.), Defining and selecting key competencies, 45-65. Ashland, OH, US: Hogrefe & Huber Publishers.
Wells, W., Burnett, J. & Moriarty, S. (1989). Advertis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Wing, J. (2011). Research notebook: Computational thinking— What and why? The Link, Spring,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