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的在場——琺瑯首飾創作

Presence in Absence: Statement of Creation of Enamel Jewelry

作者

系所:工藝設計學系

作者:洪慈君 / 碩士生 / 2021

指導教授:王意婷

Blog Single

創作理念

本計畫藉由琺瑯創作展覽的形式,向觀者傳達,面對「失去」所帶來的傷痛如何藉由藝術創作來療癒內在作品從失去珍愛事物、喪親者視角出發,透過物件重塑、寄情於物的故事描繪中,形成轉化悲傷體會愛相連的對話過程。

作主軸概念分為兩個部份,其一是以首飾為呈現,透過歷史上哀悼首飾(Mourning Jewelry)藝術形式,以及芬蘭學者Ahde-Deal, Petra的文本When Memories Become Tangible Jewelryas Physical Representations of Memories為參考,梳理出人因失去而產生與之連結斷裂感,能透過首飾的身體性及感官,使佩戴者克服失去所帶來的哀傷,體現首飾是具療癒哀慟情感的媒介,也是承裝無形記憶的有形載體,以此為在場的內涵。

其二是藉由琺瑯這項傳統工藝技術中,歷久彌新的色彩特性,以媒材意涵的引導轉化深層的問題;再受傳統喪禮儀式火化不在場者影響,火焰開啟生命盡頭的終章,而琺瑯則在火焰中燒製成千百年不變的色澤,呈現最美的狀態,一切並未隨著灰飛而煙滅,它在定律中給了實體永恆的隱喻、寄託情感的意象,詮釋生命中缺席人事物回憶的永恆表達,最終我們體會美國女詩人伊莉莎白畢曉普(Elizabeth Bishop)所說:「失去的藝術並不難駕馭,許多東西似乎本來就是要被失去的,所以它們的失去並不是場災難。」面對失去,才能得到珍惜當下的勇氣。

作品說明

對於失去的人事物,我們想留住的是什麼?

無法放下的是什麼?

人們紀念失去的人事物,意味著它們曾經帶給我們珍貴意義,才會如此渴望與此有所連結,藉由持續性相連感(continuing bond)形式下表現出述說內在情感的方式,人們將情感、美好回憶以各種形式存放安置於現實的樣貌中,可能是一張相片、一件首飾等等,這些物(遺物)成為現今已缺席在我們生命中的精神縮影。

物是臨時性、流動情感佇足的場域,寄情於物的敘事,比擬思念之情的形態轉換,是精神性與記憶時空交錯的定點,定點拼組經驗脈絡的軌跡,同時開啟不同生命篇章的回憶,過往與當下情感邊界,悲傷歡笑中,當我們跨過邊界時,我們該思考「失去」帶給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創作者從自身脈絡探尋,在《記憶殘骸》、《家屋》《紀念儀式》、《遺物》系列作品中,以缺席於生命中的人事物為故事起點,首飾為記憶情感的在場詮釋物。

Other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