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如松風景再現之研究─反複、變異與風格形成

Hsiao Ju-Sung’s Recapturing of Landscape into Painting - Repetition, Variation and Style

作者

系所:書畫學系

作者:凌春玉/博士生/110年度

指導教授:林保堯

中文摘要

本論文主要針對蕭如松的風景畫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以二十世紀臺灣傑出的水彩美術家蕭如松風景畫為主題,深入進行探討研究。探討他一生風景繪畫的風格演變形成與經典圖式之藝術觀點,兼及其生命歷程、創作習慣、風景之摩登意識、地方色彩、經典樣式、變異創新等題材的創作理念蘊涵,闡釋臺灣鄉土文化之美。藉由蕭如松風景畫之研究,進而擴充一代臺灣現代水彩菁英蕭如松風景畫研究之新領域。
風景畫在蕭如松的美術創作是時間最長、總數最多,也是最為獨立的項目之一。從水彩反複、變異的創作模式與風格軌跡特徵,探索蕭如松風景再現之形式。從風格形成的脈絡中,解讀畫作自身的意義與精神內涵。進而從文化、社會和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繫,觀看蕭如松風景象徵的多重性。經由圖像與觀看方式的共享,確認繪畫的完整性、真實性、代表性、歷史性之間的關係,展開畫家個人「家風生命觀」、「繪畫創作觀」及「藝術成就觀」三大面項研究。研究內容說明主要分為以下六部分,前、後篇各為三章,略述如下:
前篇為:第一章〈緒論〉論述研究動機及目的、範圍、限制,以及研究方法架構與文獻回顧等。
第二章〈蕭如松生命歷程再探〉分做「家世與遷徙考察」、「求學階段與成長學習」、「師鐸生涯與晚年退休」三節。運用新增文獻進行驗證性之補登,關注家庭生活條件與成長環境培養,並兼顧研究時空象限的相互聯繫與印證,拓展家族生命歷史價值與視野。
第三章〈蕭如松風景畫的風格軌跡〉分成「早期階段:探索時期」、「中期階段:顛峰時期」、「晚期階段:蛻變時期」,建置蕭如松風景畫之風格脈絡,對考察蕭如松風景畫風格形成研究,具有一定參考之價值。
後篇為:第四章〈蕭如松風景畫的構成詮釋〉分別就現象論、技術論與整體論的角度走入蕭如松的藝術世界。針對畫家某種特定主題內容、地景空間、風景元素、材料技巧、創作習慣(反複、變異等現象),從畫面中展現個人偏好與關注之主題。就色彩(光線)、畫肌(技法)、構成(空間)、簡化(變形)等現代創作觀,來做為解開蕭氏現代風景表現的線索。其中探討坦培拉(Tempera)的應用與表現,可視為造就蕭氏繪畫迷人之重點技術。另外,增列日本現代水彩畫的革新者中西利雄(1900~1948),深入探討蕭氏如何取徑與影響。
第五章〈秀巒碧溪 山水風情〉就「頭前溪」、「大煙囪」、「面盆寮」、「蒙太奇」四大系列強化蕭氏現代風景之魅力。鄉土民情與在地圖像、對上乘佳作以及視覺革新之挑戰與實驗,剖析蕭氏經典風景畫如何生成,進行概念與理論方法上的探討。
第六章〈結果與建議〉,總括以上之研究結果,本章並有助於開發蕭如松風景畫未來研究之建議。
蕭如松風景畫研究最大的困境,在於畫家匆匆離世、二百多件正式作品遭蟲蛀毀壞,加上一生龐大的日常創作(速寫、手稿、冊頁等作品)尚無編錄為最大遺憾。由於作品多未標註時間,導致研究前期造成頗多困擾。多年來筆者下功夫整理收集許多沒有曝光之手札、信件、手稿、冊頁、底稿,及速寫等等,透過不斷地積累與在地方耆老們的協助下,多方比對找出蕭氏筆下消失的竹塹風光。初步以281件作品為基礎,完成蕭如松風景畫之圖譜,捕捉風景畫原始的脈絡,深入理解其創作習慣與偏好之主題,探索其風格形成的軌跡。突顯蕭如松對竹塹地區獨特的鄉土愛、地方認同與土地的主體價值的再發現,聚焦討論蕭如松地方性的風景與水彩現代化的創新與藝術成就,完成本論文《蕭如松風景再現之研究―反複、變異與風格形成》。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and research the themes of landscape painter Hsiao Ju-Sung (1922-1992), a twentieth century watercolour artist in Taiwan.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stylistic evolution of his landscape painting and the artistic concept of classic schemas, the modernity of his landscape paintings, their characteristics, motifs, variation and innovation. Hsiao’s paintings often capture the beauty of Taiwan’s local culture. Through research, a new era of “Taiwan Modern Watercolour Pioneers - A new field of Hsiao Ju-Sung Landscape Painting Research” has emerged.
Hsiao Ju-Sung invested most on landscape painting for his immense body of artworks and unique artistic creation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colour creation and trajectory, Hsiao’s landscape painting form was explored. For style formation, the meanings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s of the paintings were interpreted. Connecting the elements among cultural, social, and historical events, the multiplicity of Hsiao’s landscape symbols was elaborated. Through sharing images and viewing method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integrity, authenticity, representation, and historical accuracy of the painting has been confirmed. In addition, research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of the painter’s personal view on family life, painting creation,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discusses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research, scope, and limitations,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2 “History of Hsiao’s Lif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family lineage and migration, education and learning, and teaching career and retirement. Through the new literature, verification and focus were plac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family and growth environment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esearch quadrants to expand the value and vision of family history. Chapter 3 “Stylistic Trajectory of Hsiao Ju-Sung’s Landscape Paintings” is divided into “Early Stage: Exploration Period,” “Middle Stage: Peak Period,” and “Late Stage: Metamorphosis Period” which built the stylistic context of Hsiao’s landscape paintings.
Chapter 4 “Compos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Hsiao’s Landscape” enters the painter’s art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henomenology, technology, and holism. Preferences and concerns for the painter’s specific themes, regional space, landscape elements, material techniques, creative practice, repeated presentation of the display of the face, and other phenomena were examined. In terms of painting rules such as colour (light), brushstrokes (technique), composition (space), and simplification (deformation), this study unlocks the true face of Hsiao’s modern landscape expression. An in-depth look delves into the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f Tempera. In additi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ntext and influence of Toshio Nakanishi (1900-1948), an innovator of modern watercolour painting in Japan, furthere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uence on Hsiao’s learning and style.
Chapter 5“Landscape Style” explores how the four series of “Big Chimney,” “Toucian River”(頭前溪),“Mianpen Liao Village”(面盆寮), and“Photo Montage” strengthen the charm of Hsiao’s modern landscape. Local customs and images are represented in the best works and visual innovation and used to analyze the generation of Hsiao’s classic landscape paintings, and discuss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methods.
Chapter 6 “Results and Recommendations”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Hsiao’s landscape paintings.
The biggest dilemmas researching Hsiao Ju-Sung’s landscape painting are the painter died unexpectedly, more than 200 of his artworks were insect infected, and the vast daily creations (such as sketches, manuscripts, albums, etc.) have not been catalogued. With many works not dated, early stage research was challenging. Over the years, the author organized and collected many unexposed manuscripts, letters, albums, and sketches. Based on 281 works initially, a map of Hsiao Ju-Sung’s landscape paintings was completed, capturing the original context of landscape paintings, to understand the themes of his creative practice and preferences and explore the trajectory of his style formation. It highlights Hsiao Ju-Sung’s rediscovery of the unique appreciation for local identity and the subject of the value of land in the Bamboo Cut area, focusing the discussion on Hsiao Ju-Sung’s local landscape and the innovation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 watercolour modernization to complete this thesis “Hsiao Ju-Sung’s Recapturing of Landscape and Emotions into Painting - Repeated, Variated, and Style.”

參考文獻

一、原始文獻
蕭如松手札〈造型基本〉
蕭如松手札〈色彩學〉
蕭如松手札〈美術教學資料〉
蕭如松,〈序言/人間性的探索〉,《潘朝森油畫集》,臺北市:潘朝森畫室,1999。
臺灣總督府,《第五回府展圖錄》,臺北市:臺灣總督府,1943。
《蕭如松畫集》,臺北市:阿波羅畫廊,1988。
《東之藝術 ⁄ 窗邊風情—蕭如松畫集('89)》,臺北市:東之畫廊,1989。
《東之藝術 ⁄ 家鄉風情—蕭如松作品欣賞》,臺中市:東之畫廊,1994。
《蕭如松藝術展》,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
《蕭如松紀念畫集》,新竹縣: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7。
《如沐松風—蕭如松紀念畫輯》,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1999。
《靜謐之聲》「蕭如松先生逝世十週年展」紀念光碟,新竹市:智邦藝術基金會,2002。
《臺灣美術全集・24蕭如松》,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4。
《門裡門外—蕭如松的心靈交響曲》,臺中市:靜宜大學藝術中心,2005。
《靜謐‧清澄‧蕭如松》,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家出版社執行,2011。
《蕭如松美術教育寶典‧造型原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
《蕭如松美術教育寶典‧色彩學》,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
《蕭如松美術教育寶典‧教學原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
《靜聽松風‧蕭如松九十冥誕紀念畫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
《靜聽松風‧蕭如松九十冥誕紀念展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
二、近人論著與專書
(一)中文圖書
王玉路,陳慧娟總編輯,《中華民國美術展覽會概覽 (1929~2005) 上冊》,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6。
王秀雄,《日本美術史 (下)》,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
王淑津,《南國‧虹霓‧鹽月桃甫》,臺北市:雄獅美術,2009。
王淑津,〈鹽月桃甫的美術教育思想〉,《日本時期重要畫家鹽月桃甫資料重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八十七年度第四期補助案,1998。
艾德華‧薩依德 (Edward W.Said) 著,彭淮棟譯《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臺北市:麥田,2010。
朱庭逸執行主編,《2003華人美術年鑑》,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3。
安海姆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臺北市:譯者,1976。
何政廣,《歐美現代美術》,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2001。
何政廣主編,《蒙德里安》,臺北市:藝術家,1996。
李汝和主修,《臺灣省通志卷五‧教育志制度沿革篇 (第二冊)》,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頁80-82。
李園會,《日據時代台灣師範教育制度》,國立編譯館主編,臺北市:南天書局,1997。
吳隆榮等編輯,《七十臺陽再現風華特展專輯》,臺北市:中華民國台陽美術協會,2007。
汪知亭,《台灣教育史》,臺北市:臺灣書店,1959。
林正芳譯,E. Patricia Tsurumi 著,《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松田良孝著,蘆荻譯,《被國境撕裂的人們:與那國台灣往來記》,臺北市:聯經:2017。
林保堯,《潘春源:婦女》,臺北市:藝術家,2012。
林明賢,《『聚合‧綻放:臺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戰後初期至七○年代臺灣美術團體活動年表(1945~1979)》,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7。
林明賢,《從畫會的組織結構析探50年代臺灣「現代繪畫」的發展》,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1。
林育淳,《油彩‧熱情‧陳澄波―家庭美術館. 前輩美術家叢書》。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98。
林育淳,《陳澄波》,臺北:錦繡出版社,1994。
林莉菁,《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新北市:無限出版,2012。
林惺嶽,《臺灣美術風雲四十年》,臺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一版三刷,1991。
林詠梅譯,林茂生,《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臺北市:新自然主義,2000。
林慧珍總編輯,《中部美術》(臺灣中部美術協會期刊)創刊號,臺中市:臺灣中部美術協會,2016。
林麗雲,《山谷跫音:台灣山岳美術圖像與呂基正》,臺北市:雄獅出版社,2004。
肯尼斯‧克拉克 (Kenneth Clark)著,廖新田譯,《風景入藝》(Landscape into Art),臺北市:典藏,2013,頁38。
阿潑,《憂鬱的邊界:一段跨越身份與國族的人類學旅程》,新北市:八旗文化,2017。
邱函妮,《灣生&風土&立石鐵臣》,臺北市:雄獅圖書,2004。
洪侃編撰、王秀雄主編,《臺灣水彩經典》,臺北市:師大書苑,2009。
美術雜誌社編輯,《中華民國六十一年美術年鑑》,臺北市:美術雜誌社,1972。
徐南號《台灣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1993。
貢布里希著,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譯、《藝術與錯覺》,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臺北市立美術館,《台灣製造・製造台灣: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展》,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6。
國立歷史博物館,《臺灣美術史辭典1.0》,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20。
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1―日治時期美術團體 (1895~1945)》,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2―戰後初期美術團體 (1946~1969)》,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3―解嚴前後美術團體 (1970~1990)》,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4―解嚴前後美術團體 (1991~2018)》,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陳秋瑾,《現代西洋繪畫的空間表現》,臺北市:藝風堂出版社,1995。
陳惠玉,《鄉園‧彩筆‧李澤藩》,臺北市:雄獅圖書,1997。
黃才郎,《細水長流―五○年代臺灣美術發展中的民間畫會》,收入《長流一五○年代臺灣美術發展》,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2003。
黄文叡,《現代藝術啟示錄》,臺北市:藝術家出版,2002。
黃冬富,《踏實‧穩健‧韌性:戰後臺灣小學美術師資養成教育》,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18。
黃朝湖,《黃朝湖悟入藝途生涯》,臺中市:藝術秀雜誌社,2012。
許一男總編輯,《前輩美術教育家一劉清榮》,高雄:積禪藝術,1008。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台灣》,新北市:衛城,2017。
曾得標、林景淵著,《踢躂膠彩:臺灣膠彩之父林之助》,臺中市:臺中市文化局,2017。
雄獅臺灣美術年鑑編輯委員會,《1990臺灣美術年鑑》,臺北市:雄獅圖書,1989。
《臺灣美術兩百年(上):摩登時代》,臺北市:春山出版,2022。
《臺灣美術兩百年(下):島嶼呼喚》,臺北市:春山出版,2022。
蔡雲巖著,林皎碧、島田潔譯,《溪山谷水―膠彩畫的基礎》,臺北市:藝術家,2018。
潘襎,《元氣、磅礡、莊》,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7。
潘朝森,《詩情畫義》,臺中市:潘朝森畫室,2002。(★文中包含轉載其他24篇,見論文P19-20)
謝里法,《臺灣美術研究講義》,臺北市:藝術家,2016。
賴明珠,《簡練‧玄邈‧林克恭》,臺北市:文建會,2011。
蕭瓊瑞,《戰後臺灣美術史》,臺北市:藝術家,2013。
蕭瓊瑞等,《臺灣美術史網》(修訂本),臺北市:藝術家,2009。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灣之發展》,臺北市:東大圖書,1991。
顏娟英,《油彩&山脈&呂基正》,臺北市:雄獅出版社,2009。
顏娟英、黃琪惠等,《台灣的美術》,新北市: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6。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獅圖書,2001。
顏娟英編著,《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市:雄獅圖書,1998。
(二)中文博碩士論文
王淑津,《南國虹霓鹽月桃甫藝術硏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文京湘,《取景與構圖》,湖南省:湖南師範大學藝術專業碩士論文,2015。
沈孝雯,《鐵血告白―遷臺後初期文藝政策下的美術創作 (1949~198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大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成文,《肯尼斯・克拉克的藝術史論研究―從古典的現代性視角看》,江蘇省:南京大學藝術學博士論文,2014。
林育淳,《進入世界畫壇的先驅―日據時代留法畫家研究》,臺北市:臺大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論文,1991。
邱函妮,《街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邱琳婷,《「七友畫會」與臺灣畫壇 (1950~1970)》,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邱琳婷,《1927年「台展」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前後資料為主》,臺北市: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1997。
凌春玉,《蕭如松風景再現之研究―反複、變異與風格形成》,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書畫系博士論文,2022。
柳堯,《在坦培拉基底層上的多材料應用與表現》,浙江省:中國美術學院碩士論文,2018。
高子惠,《坦培拉繪畫技法的研究與應用》,河北省:北京印刷學院碩士論文,2017。
高振斌,《坦培拉繪畫語言的美學特徵及當代轉換》,河北省: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碩士論文,2018。
馬善程,《技術與理論―琴尼尼、阿爾貝蒂、萊奧納多、瓦薩里的繪畫技法理論及相關著述研究》,江蘇省:南京大學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博士論文,2013。
常歡,《坦培拉材料語言研究》,吉林省:東北師範大學美術碩士論文,2007。
夏亞拿,《暗潮洶湧的藝壇:戰後初期台灣美術的動盪與重整 (1945~1954)》,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童武義,《原初―水彩與蛋彩混合之創作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西畫組碩士論文,2019。
黃琪惠,《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台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193737.7~1945.8》,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楊曦,《水性坦培拉材料語言研究》,河南省: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3。
詹凱琦,《現代美術建設新鄉里:日治時期李梅樹美術活動及人物畫研究》,臺北市:國立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劉彤,《坦培拉繪畫發展歷程探究》,吉林省:東北師範大學藝術碩士論文,2017。
蔡厚男,《台灣都市公園的建制歷程 (1895~1987)》,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魏志菁,《蕭如松的人與畫兼論其繪畫之現代性》,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2003。
(三)中文期刊與論文
王一剛,〈台展、府展〉,《台北文物》,1955年3月,頁65-69。
王秀雄,〈日據時代臺灣官展的發展與風格
探釋―兼論其背後的大眾傳播與藝術批評〉,《臺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臺北:藝術家,1995,頁48-70。
王白淵,〈第六回府展雜感―藝術的創造力〉,顏娟英編,《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圖書,2001。
白適銘,〈日治時期美術團體之形成與美術「現代化」關係論析〉,《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1:日治時期美術團體 (1895~1945)》,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頁11-23。
白適銘,〈「戰後」如何前衛?李仲生的現代繪畫策略與戰後臺灣美術方法論〉。收入林明賢編,《世代分期、個人風格:戰後臺灣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3,頁 119-184。
白適銘,〈「寫生」與現代風景之形構―陳澄波早年 (1913~1924) 水彩創作及其現代繪畫意識探析〉。收於創價藝文中心 委員會編輯部編,《阿里山之春―陳澄波與臺灣美術史研究新論》,臺北市:財團法人勤宣文教基金會,2013,頁92-135。
白適銘,〈「自我」表象與身體啟蒙―日治時期臺灣洋畫家自畫像試析〉。收於林曼麗編,《北師美術館序曲展圖錄》,臺北市:臺北教育大學 MONTUE 北師美術館,2013,頁62-71。
白適銘,〈行歌昔遊成古今―林玉山「憶舊」寫生中的生命意識問題論析〉,《臺灣美術》90 (2012.1),頁36-69。
佐藤道信著,林暉鈞譯,〈近代日本的「美術」與「美術史」〉,《現代美術學報》30期,2015 (11),頁13-52。
何政廣,〈創作與教學相成〉,《如沐松風―蕭如松紀念畫輯》,新竹縣: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9。
宋健行紀錄,〈「跨領域的對話:一九七○年代台灣藝文發展」座談會紀錄〉,《反思:七○年代台灣美術發展》,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2004。
李文珍,〈臺灣書人參加日本書道作振會展覽會介析〉,《臺灣美術》91(2013.1),頁4-29。
李文珍,〈百年書壇早登臨―台籍前輩書家鄞德(木群) 〉,《臺灣書家書事論集,臺北市:蕙風堂,2002。
李惠正,〈山中清音畫中隱者〉,《李澤藩:一位偉大的父親、藝術家、教育家》,新竹市:李遠昌印,1990。
李焜培,〈觀蕭如松畫展後感〉,《雄獅美術》,1988(5),頁121-123。
李焜培,〈台灣美術史中深具創造意識的蕭如松水彩畫藝〉,《師情畫義》,2002,頁114-120。
李欽賢,〈陳澄波用彩筆見證臺灣之近代化〉,《鹽分地帶文學》46(2013.6),頁28-40。
李進發,〈日據時期台灣官辦美術展覽會實施背景的探究〉,《現代美術》,45 (1992.12),頁54-59。
李進發,〈臺灣光復前後美術團體走向的分析〉,《現代美術》71期,1997,頁32-43。
李進發,〈日據時期台灣官辦美術展覽會實施背景的探究〉,《現代美術》,45期,1992 (12),頁54-59。
呂采芷,〈台灣博物館典藏鹽月桃甫所繪原住民圖像之歷史定位〉,《國立台灣博物館學刊》,70 (2),2017,頁39-58。
呂理政,〈從台展、府展圖錄中整理出來的幾個問題〉,《雄獅美術》,95(1979年1月),頁52-75。
林玉山,〈藝道話滄桑〉,收入《臺北文物》3卷4期(1955.3),頁76-84。
林明賢,〈失焦的世代:以紀元畫會為例探釋臺灣美術發展的世代差異〉,《臺灣美術》93期, (2013.7),頁64-87。
林明賢,〈戰後臺灣雕塑的發展:以省展為例〉,《臺灣美術》,91期, (2013.1),頁52-75。
林育淳,〈變異的力量—論蕭如松作品的獨特性與時代性〉,《靜聽松風‧蕭如松九十冥誕紀念展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頁29-38。
林育淳,〈澄澈透明的孤獨世界—蕭如松風格簡介〉,《蕭如松藝術展》,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頁10-11。
林保堯,〈『獨學』豐華―蔡蔭棠〉,《藝術家》,第329期,2002,頁206-214。
林保堯,〈風景是人生的交集―風景旅人蔡蔭棠的真情本懷〉,《藝術家》,2009,頁156-161。
林保堯,〈生活心境‧潺潺涓涓:論林覃居士作品〉,《藝術家》,2006,頁504-505。
林保堯,〈至性天成,簡約渾厚―記蔡蔭棠之速寫〉,《藝術家》,第334期,2003,頁297。
林保堯,〈臺灣美術的「高雄者」張啟華〉,《臺灣美術全集22―張啟華》,臺北市:藝術家,1998。
林保堯,喜見文化年輪觀的臺灣美術展〉,《藝術家》,第259期,1996,頁176-177。
林保堯,〈分享當今的藝術學―「藝術學手冊」跋〉,《藝術家》,第257期,1996,頁247-248。
林保堯,〈藝術史的研究終戰乎 ﹖光復乎 ﹖〉,《藝術家》,第248期,1996,頁169。
林保堯、黃富三、簡炯仁,〈尋找臺灣〉,《雄獅美術》,第307期,1996,頁101。
林保堯,〈樸素芬芳的大地〉,《雄獅美術》,第287期,1995,頁38-40。
林保堯,〈臺灣美術澱基者―楊三郎〉,《臺灣美術全集7―楊三郎》,臺北市:藝術家,1992。
林柏亭,〈日時期臺灣的繪畫活動〉,收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1997,頁231-233。
林柏亭,〈台灣東洋畫的興起與台、府展〉,《藝術學》,3期 (1989.3),頁91-116。
林錦堂,〈我知道的李老師〉,李季眉編,《李澤藩 一個偉大的父親‧藝術家‧教育家》,新竹市:李遠昌印,1990。
林惺嶽,〈百年來的台灣美術〉,《藝術家》,241 期,頁262-349。
林惺嶽,〈臺灣美術團體及其發展〉,收入《渡越驚清験浪的臺灣美術》,臺北市:藝術家,1997,頁202。
柯應平,〈觀華如潮,松風如濤—論蕭如松 (1922~1992) 創作精神的內韻與時代意義〉,《靜聽松風‧蕭如松九十冥誕紀念展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頁64-76。
邱函妮,〈創造福爾摩沙藝術:近代臺灣美術中「地方色」與鄉土藝術的重層論述〉,《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7期,2014 (9),頁123-236。
邱函妮,〈陳澄波「上海時期」之再檢討〉,《行過江南—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2021,頁32-49。
邱函妮,〈陳澄波繪畫中的故鄉意識與認同―以《嘉義街外》(1926)、《夏日街景》(1927)、《嘉義公園》(1937) 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3,2012 (9),頁 271-342、347。
邱函妮,〈界線外―日治時期台北圖繪中的城市空間〉,《美學藝術學》,第2期,2004,頁147-211。
凌春玉,〈臺灣美術史第二期水彩畫家蕭如松(1922~1992)之繪畫及生命史研究〉,《如沐松風—蕭如松紀念畫輯》,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1999,頁10-36。
凌春玉,〈年表〉,《如沐松風—蕭如松紀念畫輯》,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1999,頁168-172。
凌春玉,〈永恆的執著〉,《臺灣美術全集‧24蕭如松》,臺北市:藝術家,2004,頁16-60。
凌春玉,〈圖版文字解說〉,《臺灣美術全集‧24蕭如松》,臺北市:藝術家,2004,頁226-
245。
凌春玉,蕭如松先生逝世十週年展《靜謐之聲》光碟文字撰文,新竹市:智邦藝術基金會2002。
凌春玉,〈看了海上的落日—談蕭如松藝術創作的理念與精神〉,《門裡門外—蕭如松的心靈交響曲》,臺中市:靜宜大學藝術中心,2005。頁10-19。
凌春玉,〈蕭如松年表〉,《門裡門外—蕭如松的心靈交響曲》,臺中市:靜宜大學藝術中心,2005,頁52-58。
凌春玉,《松風藝粹-走進蕭如松的藝世界》,新竹縣:蕭如松藝術園區,2007。
凌春玉,〈透視台灣水彩奇才-台灣美術史重要前輩畫家蕭如松〉,《新竹文獻》,第32 期,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2008。
凌春玉,〈台灣美術史重要前輩畫家蕭如松〉水彩經典畫展專文》,臺北市:臺灣師大文化創藝產學中心2009。
凌春玉,《靜謐‧清澄‧蕭如松》,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家出版社執行,2011,頁4-159。
凌春玉,《蕭如松美術教育寶典‧造型原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頁12-143。
凌春玉,《蕭如松美術教育寶典‧色彩學》,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頁8-183。
凌春玉,《蕭如松美術教育寶典‧教學原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頁8-151。
凌春玉,〈蕭如松現代繪畫意識探討〉,《靜聽松風‧蕭如松九十冥誕紀念畫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頁8-18。
凌春玉,〈探析蕭如松造型原理及現代繪畫意識〉,《靜聽松風‧蕭如松九十冥誕紀念展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頁77-113。
凌春玉,〈封面故事 人間四月天 阿波羅畫廊四十週年蕭如松個展〉,《今藝術&投資 &投資》,2018,第307期,頁84-86。
凌春玉,〈蕭如松造型創作及其現代繪畫意識之探析〉,《應目會心》現代書畫藝術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市:臺灣藝術大學(2019),頁209-252。
凌春玉,〈新竹州竹東郡北埔庄第一辯護士―蕭祥安生平事略〉,《新竹文獻》,70期,2019 (4),頁113-134。
栖來光著,邱函妮譯,《在台灣尋找Y字路》,臺北市:玉山社,2017。
曾長生,〈具象中的幾何抽象—試論蕭如松的直觀立體派〉,《靜聽松風‧蕭如松九十冥誕紀念展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頁40-63。
陳曼華,〈當性別介入美術史:評《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臺灣女性圖像藝術》〉,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19:1 (2012.3),頁203-208。
黃才郎,〈五○年代臺灣的文化政策及其時代氣圍〉,收於行政院文建會,臺北市立美術館,《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2。
黃光男,〈李澤藩水彩藝術研究〉,《台灣美術全集13 李澤藩》,臺北市:藝術家,1994,頁17-55。
黃冬富,〈百年來臺灣美術社團發展之回顧〉,《「臺灣美術歷程與繪畫團體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華民國畫學會、臺灣創價學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4,頁21-41。
黃冬富,〈主流、正統、前衛―戰後初期美術團體之脈絡〉,《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2: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頁11-35。
黃冬富,〈從省展光復以後臺灣膠彩畫之發展〉,收入郭繼生主編,《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90》,臺北市:雄獅圖書,1991,頁95-117。
黃秀敏譯,中村義一著,〈鹽月桃甫論―一位地方畫家的命運〉,《現代美術》,27期,1989,頁 10-11。
黃朝湖,〈中國現代繪畫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原載於臺北市立美術館《中國現代繪畫回顧展》展覽專輯,後收於郭繼生主編的《當代台灣繪畫文選 1945-1990》,臺北市:雄獅美術,1991。
黃翰荻,〈台灣藝壇筆記 (十八篇)〉之十三,《干儛集》,臺北市:三民書局,1991。
莊凱惟,〈日治時期臺灣東洋畫中的人物畫家畫風剖析薛萬棟與林之助之比較初探〉,《視覺藝術論壇》8,2013 (7),頁 42-81。
郭雪湖,〈我初出畫壇〉,《台北文物》,1955,3卷4期,頁70。
楊孟哲、李玉姬,〈臺灣初期漫畫之研究:塩月桃甫與《東方少年》雜誌〉,《臺灣美術》91,2013 (1),頁30-51。
葉碧苓,〈日治時期臺灣中學書法教師文檢研究(上)〉,《臺灣美術》92(2013.4),頁 86-104。
葉碧苓,〈日治時期臺灣中學書法教師文檢研究(下)〉,《臺灣美術》93 (2013.7),頁64-85。
廖新田著,郭建廷譯,〈再現臺灣:臺灣風景畫的視覺表徵〉,《臺灣美術學刊》,65期,2006,頁28。
廖新田,〈從自然的台灣到文化的台灣:日據時代台灣風景圖像的文化表徵探釋〉,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會」,2002,頁7。
廖新田 〈「尋常」與「例外」:臺灣美術史書寫架構的因素探討〉。收入林明賢編,《世代分期、個人風格 : 戰後臺灣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3,頁7-29。
廖新田著,郭建廷譯,〈再現臺灣:臺灣風景畫的視覺表徵〉,《臺灣美術學刊》,65期,2006,頁16-31。
賴明珠,〈循規與衝撞―從美術團體發展看解嚴前後臺灣美術生態〉,《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3―解嚴前後美術團體 (1970~1990)》,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頁13-41。
賴明珠,〈意象鏡射‧一九六○年代心象及對現代藝術世紀畫會的省思〉,《臺灣前輩畫家蔡蔭棠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1,頁74。
賴明珠,〈異郷故郷:論戰後台灣畫家的歷史記憶與土地經驗〉,《臺灣美術》,71卷,2008,頁66-81。
賴明珠,〈日治時期的「地方色彩」理念―以鹽月桃甫及石川欽一郎對「地方色彩」理念的詮釋與影響為例〉,《視覺藝術》第三期,2002,頁43-73。
劉敏敏,〈平實中見真情—水彩畫家李澤藩〉,《李澤藩:一位偉大的父親、藝術家、教育家》,新竹市:李遠昌印,1990。
劉煥獻,〈中西藝術的對比與絕對〉,《藝術新聞》,2001(6),頁124-125。
潘朝森,〈我所認識的蕭如松〉,《藝術家》,1989(3),頁195-198
潘朝森,〈悼念執著藝術終身無悔的長者〉,《藝術貴族》,1992(5),頁199-205。
蔣伯欣口述、陳美靜訪談整理,〈檔案作為方法:談臺灣美術史的策展與研究趨向〉,《藝術觀點》53 (2013.1),頁39-46。
戴麗卿,〈默默耕耘的水彩畫家─蕭如松〉,《雄獅美術》,267期,1993(5),頁62-67。
蕭瓊瑞,〈重探戰後臺灣美術的分期〉,《世代‧分期‧個人風格―戰後臺灣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3,頁 187-279。
蕭瓊瑞,〈重探戰後臺灣美術的分期〉。收入林明賢編,《世代分期、個人風格 : 戰後臺灣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3,頁187-279。
蕭瓊瑞,〈從「北師」到「東美」―對臺灣日治時期美術專業教育主軸線的考察兼論石川欽一郎對此軸線的影響〉,《北師美術館序曲展》,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2013,頁72-90。
蕭瓊瑞,〈「西洋畫」的介入―圖說臺灣美術史Ⅲ:深耕戀曲 (連載三)〉,《藝術家》454,2013(3),頁156-169。
蕭瓊瑞,〈澄澈的靈魂—蕭如松的藝術特質〉,《靜聽松風‧蕭如松九十冥誕紀念展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頁19-28。
蕭瓊瑞,〈白的探討―張啟華藝術中的色彩觀〉,《美學藝術學》,第四期,2009 (7),頁42。
蕭瓊瑞,〈現代繪畫運動期間的「省展」風格 (1959~1970) (上)、(下)〉,《臺灣美術》,頁27。
蕭瓊瑞,〈從寫真到造像―圖說臺灣美術史Ⅲ:深耕戀曲 (連載一)〉,《藝術家》452 (2013.1),頁 152-165。
謝里法,〈從李石樵的角度看蕭如松的藝術〉,《靜聽松風‧蕭如松九十冥誕紀念展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2,頁1-18。
謝世英,〈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藝術學研究》10 (2012.5),頁133-196。
謝世英,〈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 1927~1945〉,《藝術學研究》13,2013 (12),頁79-139。
顏娟英,《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臺北市:雄獅美術,2005。
顏娟英,〈日治時期地方色彩與臺灣意識問題:林玉山從「水牛」到「家園」系列作品〉,《新史學》15卷2期,2004 (6),頁115-141。
顏娟英,〈台灣畫壇上的個性派畫家―鹽月桃甫〉,收入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臺北市:雄獅美術,,2004,頁366-379。
顏娟英,〈營造南國美術殿堂:臺灣展傳奇〉,收入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獅美術,2001,頁174-187。
顏娟英,〈主題三―評論官展〉,收入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獅美術,2001,頁188-311。
顏娟英譯,石川欽一郎,〈台灣地區的風景鑑賞〉,原刊於《台灣時報》1926年3月,收入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獅美術,2001。
顏娟英,〈台灣畫壇上的個性派畫家―鹽月桃甫〉,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獅美術,2001。
顏娟英,〈百家爭鳴的評論界〉,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獅美術,2001。
顏娟英,〈近代臺灣風景觀的建構〉,《美術史研究集刊》9期,2000,頁179-206。
顏娟英,〈戰後初期台灣美術的反省與幻滅〉,《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市:吳三連文教基金會,1998,頁79-82。
顏娟英,〈日治時代美術後期的分裂與結束〉,《何謂台灣?台灣近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市:雄獅美術,1997,頁17-37。
顏娟英,〈蕭如松先生採訪追憶〉,《蕭如松藝術展》,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
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臺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2分,1993,頁469-610。
顏娟英,〈日據時代臺灣美術研究之回顧〉,臺大歷史系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臺大出版組,1992,頁1511-1517。
羅秀芝、顏娟英合譯,石川欽一郎,〈台灣的山水〉,《台灣時報》(1932年7月),收入《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獅美術,2001。
羅秀芝譯,石川欽一郎,〈薰風榻〉,《台灣時報》(1929年7月),收入《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獅美術,2001。
鹽月桃甫,〈第一回台展洋畫概評〉,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美術,2001。
(三)報紙與媒體報導
石黑英彥,〈台灣美術展覽會〉(台灣美術展覽會就),《台灣時報》,1927.5,頁6。
石黑英彥,〈台灣美術展覽會〉(台灣美術展覽會就),《台灣時報》,1927.5,頁5。
立石鐵臣,〈作畫態度缺如〉,《台灣時報》,1943年3月,頁114-118。
立石鐵臣,〈第六回台灣美術展覺書〉,《台灣時報》,1943年11月,頁69-76。
〈台灣美術展生出迄經緯〉,《臺灣日日新報》,1927.10.28,版4;同版發表的台展幹事為:石黑英彥 (文教局長)、石川欽一郎、大澤貞吉、尾崎秀真、若槻道隆 (學務課長事務辦理)、蒲田丈夫、鄉原藤一郎 (古統)、木下源重郎 (靜涯)、鹽月善吉 (桃甫) 等。
林惺嶽,《臺灣美術風雲四十年》,臺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一版三刷,1991。
鹽月桃甫,〈台灣美術展物語〉,《台灣時報》,1933.11,頁27。
★關於蕭如松相關報資料,詳見附錄七、蕭如松相關報報紙資料一覽表(1972~2009),頁545。
(四)日文專書與期刊論文
《日本水彩畫名作全集1‧淺井忠》,東京:第一法規,1982。
《日本水彩畫名作全集2‧石井柏亭》,東京:第一法規,1982。
《日本水彩畫名作全集3‧竹久夢二》,東京:第一法規,1982。
《日本水彩畫名作全集4‧岸田劉生》,東京:第一法規,1982。
《日本水彩畫名作全集5‧中西利雄》,東京:第一法規,1982。
《日本水彩畫名作全集6‧名作選Ⅰ(明治)》,東京:第一法規,1982。
《日本水彩畫名作全集7‧名作選Ⅱ(大正)》,東京:第一法規,1982。
《日本水彩畫名作全集8‧名作選Ⅲ(昭和)》,東京:第一法規,1982。
《歿後50年水彩画革新者―中西利雄展》,茨城県近代美術館、小田急美術館,1997。
大島克衛,〈府展關諸問題〉,《台灣美術》,1943 (12),頁26-27。
王白淵,〈府展雜感―藝術生〉,《台灣文學》,4-1,1943 (12),頁10-18。
木下靜涯,〈第六回府展審查所感:寫真透徹〉,《台灣美術》,1943 (12),頁10-11。
立石鐵臣,〈彩管餘滴〉,《台灣公論》,1942 (10),頁15。
立石鐵臣,〈府展油繪〉,《台灣藝術》,3-12,1942 (12),頁18。
立石鐵臣,〈府展記〉,《台灣時報》,1942 (11),頁122-127。
立花義彰,〈石川欽一郎―或明治精神誕生終焉〉,《靜岡美術V―石川欽一郎展》,(靜岡縣立美術館,1992,頁10。
金關丈夫、竹村猛、立石鐵臣、桑田喜好、田上忠之,〈台展座談會語〉,《台灣公論》,1942 (11),頁97-106。
宮田晴光,〈府展畫評―東洋畫私感〉,《台灣藝術》,1942,頁19。
深川亦彬,〈府展水彩畫〉,《興南新聞》,1942年10月26日,版4。
中西利雄,《水絵技法》,東京:美術出版社,1962。
中村義一,〈台展、鮮展帝展〉,《京都教育大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紀要》,75號A (1989),頁259-276。
中村義一,〈鹽月桃甫論―地方畫家運命〉,《宮崎縣地方史研究紀要》,10 (1983),頁111-124。
白適銘,〈日本統治下台湾戦時美術―「見」戦争視覚化問題 兼—〉,「美術戦争―」(美術與戰爭學術論壇),日本‧大阪市:大阪大学・豐中校區,2016。
匠秀夫,〈水绘近代的革新旗手―中西利雄〉,《日本水彩畫名作全集5‧中西利雄》,東京:第一法規,1982。
東門山人,〈街拾府展評:時局認識作品價值〉,《台灣美術》,1943 (12),頁12-13。
邱函妮,《「故鄉」表象――日本統治台湾美術研究―》,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基礎文化研究專攻美術史博士論文,2016 (1)。
邱函妮,〈鄉愁共鳴―立石鐵臣台湾,收入《麗故鄉「台湾」捧―立石鐵臣展》,府中市美術館,2016,頁22-27。
邱函妮,〈近代台湾文人趣味展示―尾崎秀真中心〉,《BI》vol.7,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014 (3),頁3-18。
青木茂,〈「風景」變容〉,《自然―東山水畫、西風景畫、水彩畫》(東京:岩波),1996,頁91-92。
宮田晴光,〈府展東洋畫評〉,《台灣美術》,1943 (12),頁28-29。
酒井忠康,〈水彩画革新者―中西利雄〉,《歿後50年水彩画革新者―中西利雄展》,茨城県近代美術館、小田急美術館,1997。
望月春江,〈府展東洋畫〉,《台灣美術》,1943 (12),頁30-35。
望月春江,〈第六回府展審查所感:自然探究專心〉,《台灣美術》,1943 (12),頁10-11。
鈴木大拙,《禪與日本文化》,上海:譯林出版社,1989。
島內諸作家,〈今秋府展抱負、計畫〉,《台灣美術》,1943 (10)。
顏娟英,〈一九三年代臺湾美術文学運動〉訳注 (in Japanese)。日本《福岡大學研究部論》甲斐勝二、羽田 Jessica 等譯。
鷗汀生,〈戰下府展〉,《台灣日日新報》,1943年10月26日,版2。
鹽月桃甫,〈府展西洋畫〉,《台灣美術》,1943 (12),頁35。
鹽月桃甫,〈第六回府展審查所感:著實明朗作品作〉,《台灣美術》,1943 (12),頁10-11。
(五)西文專書與期刊論文
Bernard Smith, European Vision and the South Pacific 1768~1850 : 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art and
ideas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1960).
Elizabeth Gilmore Holt ed.,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Art, Vol.1: The Middle Ages and the Renaissance, New York:Doubleday Anchor Books, 1957
G. Deleuze, The Logic of Sense, trans. Mark Lester & Charles Stivale, N. 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anuel Castells,The Cities and the Grassroot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hierry de Duve, “When Form Has Become Attitude―And Beyond,” in Theory in Contemporary Art since 1985, eds. Zoya Kocur & Simon Leung, Oxford: Blackwell, 2005, pp.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