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墨—文明實景

作者

系所:美術系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

作者:邱杰森 / 博士生 / 2018年

指導教授:陳貺怡

中文關鍵字: 繪畫; 平面視覺
Key Word: landscape
Blog Single

創作理念

以城市作為摹寫的對象,將傳統的山水畫轉化為都會山林,將城市景觀「格式化」後,提供另一種都市的透視角度。製作前期主要以攝影作為前置工作,並以繪畫為主所建構的「風景」,都承載了摹寫物所帶出的種種形象,並加以解構、重組、並呈。在創作中,直覺體認到物(人、景)與物(作品)之間在新創作媒材運用上的差異認知關係,如「見山不是山」的存疑。

以山作為圖像主體,而它所屬的自然與生存的異質空間並存所形成的相互對話。而山在於我行走的自然群山,遠眺人所建構都會人造山水。

以「硬繪畫」的創作方式探討建築設計圖與風景中的藝術表現性,而「硬繪畫」即是不用軟筆繪製,只選用建築工程裡常用的「線墨」進行「繪畫」。筆直的線條中做出斷層重疊的層次感,以累積、堆疊、並置等方式,讓平面創作呈現「墨韻感」並試圖將城市景觀「格式化」營造成都市的X光透視圖。

我試圖嘗試在創作中形塑出「建設中」中的現在進行式觀看方式,以如同「鷹架」般的建築方式建構繪畫作品,使用堆疊技法使畫面層次更為豐富,而環景圖(panorama)的尺度將畫作抽離出傳統黃金比例畫作尺度。
 

作品說明

田野考察

影像與繪畫,是藝術創作中長久以來的相互辯證。作為一個跨場域跨媒材的平面「繪畫」藝術,此創作打破了以往對於水墨「山水」與西方「抽象」繪畫的認知,企圖以當代城市地景與現代建築媒材進行繪畫,從身體的空間感與移動進行創作。而從我們的經驗中,關於時間與空間的關聯性中,以地景的觀看最為完整且全面,而較為常見的作法即是把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找出來,或者描述出來。而長久以來,繪畫即扮演了見證的角色。

在攝影創作的歷史脈絡中,德國的新客觀寫實攝影,是最為強調攝影本身借用其精密機械紀錄性,作為創作方法的流派,其客觀、全觀、巨大卻鉅細靡遺的影像讓人驚嘆,因此借用新客觀寫實的脈絡,若環景攝影也能夠使用超越性的畫質與細節,是有作為影像創作延續新客觀寫實創作方法論的可能。

舊有的影像通常是在有框架的基礎上來討論的,面對攝影,破除了既有定視點的框架,似乎已不能用框架作為討論基礎,相對下或許能以觀星的角度去重新探討一種類似中心觀測論的討論方法,而框架的消除,視點的半自由(觀者的自由角度但受限中心的觀測)或許能另外創造出另一種討論影像論的可能。這也是此計畫企圖討論的創作重點。


創作過程

跨界連結


創作與實踐實績



新加坡小品2.0《台星對話》打開當代2018.10.5


《萬華:越—日常》新書發表會。新富町文化市場2018.10.14
與會來賓:忠泰基金會新富町文化市場主任洪宜玲、台藝大美術系教授陳貺怡、北藝大兼任教授鄧肯。


《萬華:越—日常》贈書於台北市長柯文哲。2018.10.27

Other photo